首页 >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 案例展示 > 正文

昆明市:运用“综治中心+ 网格化+信息化”体系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一、背景与起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昆明全市政法系统充分运用“综治中心+ 网格化+信息化”体系,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的经验总结,昆明市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出一套具有昆明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二、做法与经过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组织化。通过推行基层社会治理“党建+”模式,昆明全市政法系统将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同时,深化“吹哨报到”体系,聚焦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治理难题,建立“社区吹哨、街道部门报到”“街道吹哨、县区部门报到”“县区吹哨、市级部门报到”三级“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工作体系,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通过不断加强社区资源整合,全市71 个街道建立党建联盟,在370 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创新市级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实现“组织联建、党建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

(二)坚持制度保障,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通过总体规划牵引,昆明市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规划纲要(2018—2035 年)》,明确“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支持基层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参与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真正当好改革的“探路者”;同时,社区建设先行,出台《关于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推动形成党建区域化、自治单元化、服务精准化、管理精细化、动员社会化“五化协同”的社区治理格局;以人才保障为本,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等制度规范,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坚持一网统管,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昆明市委政法委深化拓展全市城乡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同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行。全面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创新“大数据+ 网格化+ 跟踪随访”方式,建立了“拓宽范围‘延伸管’、单位履责‘协助管’、社区居民‘自主管’、干部下沉‘兜底管’”的工作机制。同时,探索创新了市级“大循环”、县(市)区“中循环”、乡镇(街道)“小循环”和社区(村)“微循环”四级闭环分类处置机制。

(四)坚持项目示范,推动基层治理社会化。昆明市委政法委建立常态化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培育、总结和推广机制,大力培养、及时发现基层社会治理先进典型。在市级层面推进“五个一批”示范工程,在县区层面启动全域创新试点,在街道和社区层面打造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示范点,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整体;探索推进“三社联动”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区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创新居民小区“三方互动”治理方式,合力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五)坚持人才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专业化。昆明市委政法委聚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同时,邀请全国社会建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本土社会治理专业人才,组建昆明市首批社会建设工作专家智库和社会治理本土人才库,广纳社工人才,不断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六)坚持科技支撑,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昆明市委政法委通过“雪亮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三网三中心”建设,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抓手,组织实施昆明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大力拓展民生服务“一网通办”,精心打造“平安昆明”等社会治理公众号,提升服务民生的效能。

三、成效与反响

(一)在抗击疫情中,昆明市生活生产秩序平稳恢复,复工复产有序有力推进。

(二)全国“联考”获荣誉。

(三)通过不断推进基层赋权减负,昆明市委政法委推动全市63 个街道取消招商引资工作,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县(市)区属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等5 项权利。严格执行社区减负政策,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从原来的198 项减少到41 项,盖章性事项由99 条减少到2条。

(四)“一网统管”助实战。通过持续推进“一网统管”,有效发挥了综治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平台作用。随着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确保了矛盾在网格内化解、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满足。

(五)智慧建设促和谐。通过大力开展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昆明全市联网探头总数突破5.8 万个,探头数达到每万人80 个,基本实现建设目标。截至目前,昆明全市共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157 个,每月刑事警情零接报小区占比从2019 年70% 上升至2020 年的90% 以上。

四、经验与启示

(一)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坚持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调整完善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把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到基层,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力量尽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

(二)党建引领是实现资源整合、广泛社会动员和抓实责任落地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探索“基层党建+ 社会治理”有效途径和载体,尤其是要结合昆明实际,科学区别城市和乡村、全域和局域的不同特点,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三)网格化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有效载体。要全面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构建“全科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

(四)智能化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效率的有效途径。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防范风险和服务民生的作用发挥。

(五)考核奖惩是落实基层社会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力杠杆。要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列入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奖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