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安徽亳州:邻长制破解治理“末梢困境”

2020年7月以来,安徽亳州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村(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细微难、匹配难、动员难的基层治理“末梢困境”,探索开展了邻长制改革,构建起“乡镇(街道)—村(社区)—片—组—邻”纵贯到底的组织体系,将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打通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聚焦精细治理,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按照原有村(社区)分布情况和村(社区)干部分工情况,将每个村(社区)划分若干片。在城市社区,依法对居民小组进行重新规范;在农村,保持现有村民小组不变,由村民小组长担任组长。每组内以临近居住的5—15户村(居)民为单位设立“邻”,将辖区内人、事、地、物、组织等各要素,全部纳入片、组、邻。目前,全市共划分为9222个片、26812个组、107555个邻。

聚焦高效服务,选优配强“三长”队伍。综合采用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组织任命等方式,从本区域常住居民中选配“三长”。片长由村(社区)干部,组长由村(居)民小组长担任。邻长人选,原则上从正常生活居住在本组、邻内综合素质较好、无违法犯罪记录、热心村(社区)事务、乐于服务群众的人员中选拔产生。目前,共选配邻长107555名。通过召开邻长见面会、分层分级开展业务培训、将邻长职责印在工作证背面、滚动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广泛宣传邻长工作要求、流程、方法等,提升服务能力。以县(区)为单位,每年年底前核定邻长数量,报市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邻长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履职不到位和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聚焦作用发挥,构建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指尖阵地”和邻长工作群,以及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走访等,推进邻户相识、相熟,夯实工作基础。分级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片长”“片长+组长”“组长+邻长”“邻长+村(居)民”的微信工作群,传达政策要求、收集群众意见、互通邻里信息,做到线上线下联动。开发集信息查询、地图导航、状态标注、点击拨号、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长信息平台,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以文字、音视频或图片形式反映到平台,邻长4小时内作出答复,邻长不能解决的,及时转组长解决;组长不能解决的,及时转片长解决;对超出片长和基层党组织能力范围的,及时提交乡镇(街道)或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形成村(居)民线上“吹哨”、乡镇(街道)和部门线下“报到”的工作格局。建立邻长管理督促制度,实时了解每一个问题的办理、反馈等情况。当某一“邻”群众反映的诉求和问题未得到解决并出现累积时,邻长信息平台会自动依据问题积累变量,调整所在区域电子地图预警级别颜色,由此提醒邻长更好履职、警示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目前,共收到各类问题1.48万件,办结1.43万件,办结率96.6%。

聚焦正向激励,促进良性生态建设。每年开展1次最美邻长评选活动,激励创先争优;对表现突出的,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管理,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选配村(社区)“两委”成员。市委要求,各级各部门需要邻长配合处理工作时,谁派活谁发误工补贴。各类企业也积极支持,电信运营商给予通信流量优惠,一些商场超市提供优惠券等。以县区为单位,专门为邻长统一印制工作证件,让热心人有名分,让职责成为光荣。邻长在宣传政策、服务群众、调解邻里关系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价值,觉得“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