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 创新打造“555+N”基层治理模式

——酒泉市肃州区东南街街道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为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牵头引领作用,突出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近年来,东南街街道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 一切困难党建破题”,围绕“旗帜如何举、阵地如何建、资源如何联、民心如何聚、效能如何增”等问题导向,探索打造“555+N”(即“五级联动”党建引领、“五方协作”同频共振、“五百融合”靶向服务、“N个站点”同向发力)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党旗红+网格蓝”城市基层治理体系,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五级组织体系,整合社区、五联双报到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5个方面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百名党员联千户、百户居民议大事、百人组团强服务、百个先锋齐发力、百场文化润心田的五“百”活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特色站点、多元化机制融合互促的N个特色站点平台,积极推动党建、治理、服务“三网融合”,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街道实际的基层治理之路。

一、背景和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街道社区处在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东南街街道地处肃州城区东南片,辖区面积49.95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6638户99107人,商业门店2121个,企事业单位214个,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大、人员结构复杂、小区楼院较多、公共单位分散、治理难度较大的城郊街道,再加上街道社区体制改革还未完全运行顺畅因素影响,街道基层治理面临“基层组织活力彰显不突出、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不广泛”等多重挑战,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东南街街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机制,着力打造“555+N”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构建5级党组织引领体系、整合5个方面社会力量、开展5“百”服务活动、建立N个特色站点平台),营造了多方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

二、做法和成效

1、“五级联动”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

深化“党旗红+网格蓝”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五级组织体系,积极落实“网格治理”运行机制,全面实行“社区党委+一级网格--楼院支部+二级网格--党小组+网格片区”分级融合工作机制,实现一网格一支部,并将各类社会组织和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志愿者有效嵌入31个网格党组织,缩小网格“网眼”,缩短服务半径,让居民“找组织抬头就是、找服务身边就有”,实现基层治理服务“零距离”。街道共有一级网格区6个、二级网格28个、二级网格片区56个,已成立楼院网格党支部33个,配备各级网格长143名。充分发挥下沉网格公、检、法、司专业人员力量,建立“四网融合”联动共治机制,积极确立“1255”工作机制(即每天对网格区域巡查一次、坚持每周二“有问有答”、每周五综治服务日、每月25日警民联席会议),针对社会治安、矛盾纠纷、重点人群管理等六大类问题,闭环落实入户巡查、信息采集、处置处理、问题报告、结果反馈等工作,把社会矛盾、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推进“八无网格”创建,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46起,组织调处信访积案6起,做到了“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通过五级党组织联动,实现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社区党委引领带动、支部发挥作用的“大联盟”,纵横双向发力、点面深度结合,织密织牢“根系发达”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2、“五方协作同频共振建强基层治理“主力军”

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和街道“统筹”、社区“吹哨”、各方“报到”的组织优势,主动链接辖区红色资源,整合社区、五联双报到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5个方面力量,把各类组织“跨界”融合起来,打造特色党建综合体。全面推行“契约化共建”机制,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99份,建立双向需求、资源、项目等3个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实现了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互联互动、优势互补。通过开展“组织共建党员联动、要事共商发展联促、活动共办服务联创、资源共享契约联结、经验共学成效联提”的“五共五联”行动,使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多方协同、同频共振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和共建单位开展联合主题党日、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驻共建活动74场次,共商共议解决小区路灯亮化、停车难、老旧小区设施配套等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9件,居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3、“五百融合”靶向服务唱响基层治理“主旋律”

街道融合多方力量,组建党员“攻坚队”、设置党员“先锋岗”,着力打造“同心360”、“晚霞心愿”、“航天军旅人”等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广泛组织开展“百名党员联千户”“百户居民议大事”“百人组团强服务”“百个先锋齐发力”“百场文化润心田”的五“百”活动,97名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四类党员”343人、重点人员及特殊人群1000余人,结合主题党日、世界读书日、七一建党节等开展经典诵读、红歌大赛、文艺晚会、千人徒步、书画摄影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40余场次,举办各类招聘会10余场次,为辖区居民开发对接就业岗位300余个,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暖、快、优的“满满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建立“平战结合 应急支援”志愿服务体系,市、区两级52个单位1074名干部下沉社区,与辖区物业公司员工、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等组成219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小分队,实现力量下沉、精准对接,常态化开展重点人员摸排管控、核酸检测、值班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构筑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建立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4、“N个站点”同向发力,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

依托街道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一厅五室”、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协商议事厅(室)、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网格服务站、未来小站创业创享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及小区文化广场等N个党群服务站点,常态化组织开展“心灵驿站·爱心相伴”“‘南’事好商量”“书香为伴·悦读悦享”“助力用工 暖心送岗”“文艺进楼院”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推动党建、治理、服务深度融合,加强党组织对网格各项事务的领导,初步形成“党群服务中心、特色站点、多元化机制”融合互促的管理模式,夯实小区“微治理”根基,使“一中心多站点”成为街道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上下联动的主阵地,成为居民身边的“家”、家门口的“服务站”,打通居民诉求反映和解决通道,实现党建到底、信访息声。至目前,打造了金泉路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东关苑社区综治中心示范点、金泉路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示范点、东关苑社区四网融合示范点、金泉路社区四治融合示范点、金泉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旗红+网格蓝”场景示范点、东关苑第二网格区“小板凳议事会民主议事”场景示范点、解放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场景示范点、东关苑社区第四网格区“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场景示范点等9个功能性强、实用性强、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社会治理示范点,基层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思考和启示

1、坚持党建引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街道“大工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和街道“统筹”、社区“吹哨”、各方“报到”的组织优势,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五联双报到单位党组织、辖区单位、社会服务组织党组织、“两新”组织等的关系,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纵深推进“契约化”党建工作模式和在职党员报到管理服务机制,形成“横向为主,纵向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组织互动,汇聚治理资源,协调治理行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互学、融合共进的共赢局面。

2、推行网格管理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网格化管理作为新形势下街道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新模式,主要是按照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利用的原则把社区地域进行合理划分,对社区事务进行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和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五级网格组织架构正是基于网格管理的架构提出并建立的,将党建和网格有机融合,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必须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充分尊重民意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网格布局,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服务体系,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办好千家万户家门口的事。

3、整合社会资源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让各方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提高基层治理效率的捷径,也是未来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街道社区力量难以满足辖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众多服务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充分调动街道社区、五联双报到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长等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在基层治理优化的过程中借力发力,顺势而为,使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基层治理就能取得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