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小平安”推动“大治理”

本篇为肃北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品牌亮点工作综述,全面展现我县立足县域实际,全力探索具有边境特色、民族地区、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幸福肃北”新路径的有益尝试和特色做法,通过聚焦社区、牧区、矿区三个区域的“小平安”凸显“幸福肃北”的大治理,肃北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良好效果,群众问卷调查安全感位居排名指标全省靠前,治安满意率达99%以上,“省级平安县”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打造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发展需要,符合群众愿望的民族边境自治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特色样版。

一、“五联”“六融”工作法  开启社区治理新模式

巴音、紫亭社区积极探索创新改进社区治理工作方式,通过将党支部建在小区,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有效补齐社区社会治理短板,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巴音社区在平安创建工作中深入挖掘“融”字内涵,倾力打造“六融六在”服务品牌,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紫亭社区创新推行“五联”工作法,形成了党组织有效服务、民意充分表达、诉求逐步解决、社会基层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融六在”模式 助推社区治理“精细化” 

肃北县巴音社区深入挖掘“融”字内涵,将媒体、服务、文化、关怀、联防和共建有机融和,倾力打造“学”在社区、“暖”在社区、“乐”在社区、“享”在社区、“安”在社区、“联”在社区的“六融六在”服务品牌。

“融媒体+”模式,引导党员“学”在社区。推行“党建+网格”,建成“党委建在社区,支部建在小区,党员活动在楼组”的组织架构,依托“甘肃党建”“互联网+智慧小区”融平台,推进教育学习因人施教。“融服务+”模式,心系居民“爱”在社区。推行“网格长挂牌亮身份”实行挂牌上岗,统筹整合居民活动室、积分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打造深化一站式服务。“融文化+”模式,丰富生活“乐”在社区。以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丰富各族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融关怀+”模式,帮困助老“享”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关爱帮扶、法律维权、志愿宣传、环境整治等活动,让党员志愿者成为打造帮困助老“享”在社区的实践平台。“融联防+”模式,维护稳定“安”在社区。依托“综治E通”“联勤联动”管理服务平台,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融共建+”模式,共驻共建“联”在社区。运用“甘肃党建·社区E家”信息化平台,落实“五联双报到”机制,建立起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在职党员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运行机制。

)推行“五联工作法”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肃北县紫亭社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途径,创新推行“五联”工作法,通过织密“蓝色网格”,党支部建在楼院、“三治”融在楼院、服务送到家门口等治理途径,形成了党组织有效服务、民意充分表达、诉求逐步解决、社会基层稳定的良好局面,有力提升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

社会治安联防,当好“责任人”。科学设置“一网格一支部”,建立纵向到底“四级联动”、横向到边多元共治的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警社联盟”活动,把社会治理工作下沉到小区楼院、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落实到居民家门口。社区事务联商,当好“牵线人”。以“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基础,建立“党群协商议事会”,充分运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引导资源、力量、政策和责任下沉,切实增强协调处理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社区服务联办,当好“当家人”。打包整合志愿服务队,推行“红管家”志愿服务,实行积分激励机制,细化管理、服务、维稳三大职能,提供医疗救助、信息咨询、司法援助等18项服务,促使居民相识相知相依、融入融和融洽。活动阵地联建,当好“主持人”。多方整合资源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智慧化的阵地建设,采取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实践站“派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共驻共建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增强社区凝聚力。红色物业联盟,当好“贴心人”。以“党建引领共建融合”为统揽,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提供“红色代办”保障服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红色议事”凝共识,“奶茶协商”解民忧

肃北县石包城乡认真贯彻协商为民、协商于民理念,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以“奶茶协商”“蒙古包协商”为抓手,发挥“红色”主题协商议事室作用。通过因地制宜的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全力解决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政协协商优势真正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效能。

从内涵破题,不断强化思想意识。强化安排部署,制定《石包城乡关于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实施方案》《石包城乡政协委员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石包城乡协商议事会工作规范》等规定。进一步理顺体制点题,按照“六有”标准要求,挂牌成立石包城乡政协委员工作站,分别设立乡级协商议事室、石包城村、公岔村、鹰嘴山村、哈什哈尔村、石板墩村、鱼儿红村、金沟村协商议事室8个。以主题议事厅,发挥红色引领作用。积极探索“1+9+X”协商主体构成模式。坚持把准方向解题,聚焦辖区内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部门征题、界别出题、政协选题和党政领导点题“3+1”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筛选协商议题,确保协商议事始终紧扣全乡中心大局。通过建言资政,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凝聚共识,注重时效答题,把协商场地扩展到牧民家里、蒙古包内、田间地头,通过“奶茶协商”“蒙古包协商”等有效形式,避免了随意协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汇聚协商合力  助力基层治理

肃北县政协充分发挥基层政协的优势作用,将协商工作重心下移,用“会协商”的生动实践回答时代“新命题”,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的良好氛围。

坚持政治引领,“小协商”建成“大治理”新载体。成立“乡镇政协委员工作站”,4个乡镇、26个行政村、2个社区均建成协商议会(室),覆盖面达100%。将驻肃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委员全部下沉,构建“1+9+X”协商议事体系,结合各自特色,盐池湾乡组建“为民协商”蒙古包,马鬃山镇组建“马背协商宣讲小分队”,石包城乡开展“喝奶茶协商”,党城湾镇农业村开展“田间地头”协商,巴音社区、紫亭社区开展居民楼院协商、门前协商、就地协商等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政协工作手臂不断延伸。坚持为民协商,“小协商”凝聚“大治理”新共识。今年以来,通过乡镇政协工作站和村(社区)协商议事会,共征集协商议题99个,开展协商议事70次,参加协商议事牧农民群众600多人次,解决了“石板墩村引进绵羊良种补助”“党城湾镇牧区干旱问题”等70余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基层群众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变成了党政部门为民服务的务实举措。推动成果转化,“小协商”破解“大治理”新难题。坚持健全完善机制,统一制定议事规则、议事流程等18条规则制度,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规范化、程序化。协商议事会后,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通报协商结果,督促纳入部门工作部署,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先后对“石包城乡引进良种”“马鬃山镇饮马峡村建立骆驼养殖基地”等12项协商议事成果进行跟踪督办。相关部门先后对“下水道堵塞”“居民用水”等14个协商议事建议进行了批办、阅办和现场办公,促进一批群众切身利益攸关问题圆满解决,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马背便民服务队  引领牧区治理新风尚

我县牧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牧民群众居住分散,针对该实际,盐池湾乡坚持以牧民群众需求为工作切入点,结合“三学”模式,积极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了“马背便民服务队”,深入牧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分散居住和四季轮牧的牧民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提供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城湾镇马场村通过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即一中心(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一马背、一蒙古包、一节庆四个平台,经常性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性困难。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全县牧业村乡风文明和谐,牧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了“党风带民风促村风”良好局面。

)军警民融合共建 共绘边兴民富新底色

一是军警民融合共建,共创“平安边境”。以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广“警官任村官”“蒙古包哨所”工作模式,构建“党政管面、军管线、警管片、民管点”的边境特色群防群治、警民联防联控模式,进一步夯实活边、兴边、固边、安边工作基础。二是聚力攻坚经济发展,打造平安矿区。紧紧围绕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治理+服务”双轮驱动,不断扩展治理维度,将绿色矿山、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信访维稳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牢固树立“矿山企业的发展,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生态与企业发展并行”发展理念,构建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