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海口: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奋力开创民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海南省海口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推进基层治理具体部署要求,紧盯基层治理现代化各项目标任务,坚持视线聚焦在基层、组织覆盖到基层、资源汇聚到基层、服务下沉到基层、示范引领进基层,主动作为,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坚持视线聚焦在基层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加强组织领导。海口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多次深入社区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利用市委常委会、市委专题会、全市重点工作月调度会等时机,听取基层治理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市、区成立由党委领导任组长的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委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基层治理工作任务高位推动、高效推进。

做好统筹谋划。2022年以来,海口市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两次全体会议,部署推进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工作,首批打造16个基层治理示范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民政部门积极发挥基层治理牵头作用,与组织、政法、财政等部门紧密联动,先后深入86个村(社区)开展调研,综合研判基层治理现状和问题症结,理清推进基层治理思路方向。

完善政策保障。海口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部门联合发文形式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任务清单》《海口市“一村(社区)一品牌一特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基层治理任务,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组织覆盖到基层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市、区、镇(街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召开各级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民生事项、邻里纠纷等问题,推动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推动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在职党员到208个社区报到全覆盖。实施社区物业企业党的组织覆盖攻坚行动,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员建等多种形式,推动社区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党总支,在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将党建触角延伸到村民小组。率先在全省探索成立农村党建联盟,推动龙华区仁里村、琼山区长泰村、美兰区演东村成立党建联盟,实现组织联建、优势互补,助力服务乡村发展。在秀英区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选取堂善村、建群村、建新村、施茶村4个建制村作为试点,探索“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实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个外卖骑手党支部、第一个网约车党支部,相继成立21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打造105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

坚持资源汇聚到基层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推动力量下沉。推动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制度体系,率先在全省明确将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全市每万人城镇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人数达16。1人。从2023年1月起,大幅提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等人员待遇,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推动资源下沉。持续推进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场所。2019年以来,海口市累计协调省级资金3351万元,市区配套7364万元,推动建成11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优质服务资源覆盖居民25万人。推动全市43个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

推动工作下沉。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将全市划分为4843个城乡网格,按照基层治理“一张网”要求,将社区内的党建、政法、民政、城管、市场监管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在网格建立24小时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妥善解决各类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坚持服务下沉到基层架设为民惠民“连心桥”

深化“一老一小”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通过配置护理型床位和体检、保健医疗设备,有效满足老年人照护、康复保健等多样化服务需求。目前,海口市已建成10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9家长者饭堂、17家农村敬老院,实现镇(街道)全覆盖。积极推进儿童关爱服务,儿童之家(少儿助长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积极引导专业社工、居民志愿者进驻儿童之家(少儿助长中心),开展课业辅导、青少年心理疏导、儿童福利对象关心关爱等服务,助力社区儿童健康成长。

拓展救助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站全面承接社会救助业务办理工作,社区工作者在日常走访中,及时了解社区低保、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生活状况,通过政策宣传、服务代办,协助镇(街道)做好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工作。实施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从区级下放至镇(街道)实施,实行社会救助“一城通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政务服务。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自助就近办”,在城乡社区、商业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场所布设186个政务便民服务站,实现老年人优待证、房屋备案证明等80个高频事项线上自助办理。推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单一窗口”改革,有效提升社区政务服务水平。全市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有效承接镇(街道)下放的社会救助申请、医保社保征缴、退休认证等60余项政务事项,通过社区工作者领办、代办,网格员开展11项“门边服务”,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困难群体办事不出门”。

坚持示范引领进基层绘制效能提升“路线图”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服务。龙华区打造国贸大院小区党群活动中心示范点,通过建设党群活动中心,为周边社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等提供教育培训、座谈交流、红色观影服务,让基层党组织感受到政治引领有方向、组织生活有内容、活动开展有场所、党员权利有保障。琼山区着力打造日月商圈广场党建引领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新标杆,实施“5G”党建工程,以日月党群中心为“轴心”,联动带动周边21个党组织,有力推动实现党建圈、经济圈、服务圈“三圈”合一。

推进典型示范建设。秀英区拓展施茶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成果,指导12个村借鉴美社自然村做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打造“乡贤说事团”调解品牌,在古老石山民谣基础上创新编写《调解民谣》《说信访》《咱唱核心价值观》,唱响新时代法治宣传“好声音”。龙华区中山街道居仁坊社区深入发动退休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和背街小巷升级改造,让百年老街旧貌换新颜。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琼山区凤翔街道桂林社区以覆盖全社区的地图数据为基础,打造“社区一张图”治理平台。平台汇集“八小”行业、社会组织、出租屋等分布情况,运用监控、感应器等智能设备实现“人、房、地、事、物”等要素的网格化全景动态展示,面对突发事件可以快速响应处理。龙华区滨海街道盐灶社区引入模拟地震、火灾体验装置、智能心肺复苏仿真人等设施设备,提高居民常见灾害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美兰区白龙街道流水坡社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创建“三室联调”(调解室、警务室、法律顾问室)的矛盾纠纷调防机制,构建“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模式,让调解员与12345热线实时联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