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大连基地:数字化社会治理角度下政府推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路径探索

为学习并宣传无障碍理念和知识、践行无障碍环境的调查研究,大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组织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赴浙江省杭州市“执道以御今,居善化通途”暑期实践团在2020年6月份展开了有序的实践活动。实践团的课题全称为“数字化社会治理角度下政府推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路径探索”,这意味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无障碍设施,手段是数字技术和社会治理,主体是政府职能部门。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工作。

一、杭州市的“城市大脑模式”

在数字化城市治理方面,实践团成员先是参观了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城市大脑模式”已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利用数字技术助推无障碍的广阔前景。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也发现,要想实现数字技术在无障碍领域全方面的覆盖仍旧存在很大的难度,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障碍、法律保障的缺失都是其中的困难。

1.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运营指挥中心、德清地理信息科技馆)

二、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问卷调查

在实践中,实践团成员选择在杭州湖滨街区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向市民展开问卷调查。问卷显示,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其中不乏并不知道“无障碍”这一概念的市民。多数市民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动机来自宣传影响,这也凸显出宣传在无障碍促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市民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无障碍设施维护的不及时以及使用率较低的现状。对于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数字技术的使用,市民多表示支持,其中在电子地图上标注无障碍设施位置以及搭建残障人士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这两点呼声较高。

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的问卷调查结果)

三、实践团队在杭州市、德清县等地的实地考察

在杭州一行中,实践团成员前往了杭州市中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医院原先的许多建筑设施并不满足无障碍的标准,经过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造,医院能够提供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服务台、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以及远程手语翻译等多项服务。医院作为一个极特殊的场所,无障碍环境应当达到较高水平。

3.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考察杭州市中医院)

在对德清县的调查中,实践团成员立足于“浙里办”软件中的“德清助残码”,重点对“无障碍设施”“辅具共享”“无碍公交站”三项服务进行了考察:此三项服务皆提供了电子无障碍地图,地图上标注了各个无障碍设施的地点以及具体内容。据考察,使用者的确能通过电子无障碍地图找到相关场所以及辅具共享点,但是其实地服务质量参差不一。德清县整体无障碍设施建设较为良好,街头随处可见无障碍标识,盲道建设水平也较高,但无障碍环境的系统性仍有待提高。

在对杭州市市残联进行访谈后,实践团队认识到:杭州前期无障碍环境建设得不到发展与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社会公众对于无障碍理念的认知不够全面、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亟需完善、无障碍法治保障还需加强。关于无障碍电子一张图平台的构想,现存的阻力包括政企合作存在壁垒、平台推出后存在责任风险等。

4.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杭州市市残联进行访谈的访谈稿)

实践过后,基地老师以及其他专家对此次实践团队的实践结果做出了评价与建议:无障碍促进工作的“三部曲”应当是工程技术、制度和立法,从这三个角度开展工作方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最后他着重指出,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不能等意识提高后再开展无障碍促进工作,应当通过机制体制的完善与技术手段的革新来保证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人们的意识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