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意义和主要着力点

摘 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复杂紧迫形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一套相对完整、健全,且部分产业领域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于全局发展和长远未来,要牢牢把握战略性产业平台、微观组织活力与企业家精神、现代创新体系与现代教育体系、全球市场和国际大舞台这四个着力点,构建稳定、高效、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演化升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生态 产业竞争 “卡脖子”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上世纪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战略目标,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党的十八大与时俱进提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并要求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中央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推陈出新、系统集成,接续在“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等概念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理论框架,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精准匹配。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的光荣梦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彻底消除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快速从农业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制造大国,并引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分工体系的深刻变化。如今,面向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保障、能力保障、安全保障,一国的产业体系不仅关系人民群众能否享有高品质生活,而且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国家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动荡变革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对手,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遏制、打压、脱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无所不用其极打压中国企业,包括提高关税、限制进出口、阻碍人员流动、实施技术封锁等等,试图迟滞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循环畅通、打破霸权主义围追堵截、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安全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创新能力强、完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围绕重点制造业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突破“卡脖子”困局。

第三,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有效应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战略选择。十八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作;第二次工业革命让世界进入电气时代,电力、铁路、汽车等工业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华民族错失了两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并且付出了惨重代价。如今,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而至,这场产业革命的核心是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毋庸置疑将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引发现有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中国必须做好准备、主动把握、积极拥抱新产业浪潮,抓住机会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要加速低碳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也要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换道超车。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有基础与主要问题

现有基础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一套有中国特色、并且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主要特点是:

第一,产业体系相对完整、健全。国家工信部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多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超970倍。更重要的是,完整工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用几十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的工业化历程。这些伟大成就既得益于我国规模巨大且多样化的国内市场需求,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离不开国家一以贯之的工业发展政策保障。健全的工业体系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面对外部环境巨大变化和外来资本强势冲击,仍具有自给自足的可持续供应能力和较大的回旋空间。

第二,中国制造已经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拓宽,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制造业积极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已具有较高的制造水平。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带动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工信部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双双突破40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货物贸易出口国际市场份额接近15%。我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另外,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高铁等领域的一批高端品牌走向全球。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企业达到73家,“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露端倪,有些产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坚持自主创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规划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其中,光伏制造、风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20全球领先光伏产业前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其中的15个席位,拥有绝对的领先和规模优势;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排行前十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另外, 5G通讯、高铁、北斗、新一代核电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航天、造船、钢铁、基建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的产业能力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产业体系扎根于祖国大地,同时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制造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稳健的产业体系基础、庞大的市场规模是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与保证。

主要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产业体系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有很多短板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

第一,产业发展对外技术依赖仍然严重。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愈演愈烈,产业领域“卡脖子”困境凸显,尤以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核心装备等领域为甚。前几年,《科技日报》总结了三十五大类“卡脖子”技术,反映出离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二战以后,日本只用了20多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制造强国,并在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计算机、工业软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对欧美传统工业强国形成强有力的挑战,直到现在,日本仍然在这些领域位居世界制造强国之列。另外,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以色列等后发国家和地区也用了不长的时间,在半导体、电子、软件等信息技术领域成为新兴后发工业化经济体,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成为技术引进和外来投资大国,但是,与日本等国相比,我国产业体系中技术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远远落后于产业规模的扩张,很多企业痴迷于成套设备引进,对于技术吸收以及创新能力培育则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加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创新主体没有就位,产业界对欧美日技术依赖仍然很严重。

第二,产业发展存在“脱实向虚”的倾向和风险。美日欧等国家是在成为制造强国之后开始将一些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因此表面上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占比开始下降,但是全球制造业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还是牢牢把控在他们手中。虽然我们已经是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远称不上制造强国。然而,有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却出现了“去工业化”、产业发展“脱实向虚”的倾向。例如,一些城市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甚至打着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工业化”,包括打造所谓的“总部经济”“城市名片”“清理低端产业”等等,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被日益边缘化,经济发展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应该看到,东部沿海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完成工业化,其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符合经济及产业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多样化无可厚非。但目前中西部很多城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甚至工业化前期阶段,片面强调“去工业化”,将导致这些地区的民生福祉和城市建设失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沦为泡影。另外,由于人工、土地、物流、能源等要素成本的价格提升过快,以及较高的赋税成本等影响,我国制造业近年来纷纷流向东南亚。还有,在有些地区,机床、工具、原材料等基础制造业产业集群呈现萎靡不振的状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

第三,很多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还比较弱。按照美国著名学者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的观点,企业的组织能力、经营能力,尤其是国际经营能力是一种战略能力。除了技术能力欠缺之外,中国企业的国际组织能力、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普遍不高,中国产品往往是靠规模、价格去占领市场,而不是品牌、创新和影响力。据知名品牌评估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2022年最佳全球品牌报告》,前100个国际著名品牌中,中国企业只有华为和小米上榜。排名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虽然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偏弱,平均利润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水平,品牌影响力和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另外,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目前的制造业是在高碳基础上的制造业。例如,钢铁行业以碳排放强度高的长流程为主,碳排放强度是欧盟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几倍。随着商品低碳化越来越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中国制造业也将迎来行业大洗牌。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个着力点

展望未来,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与霸权主义的斗争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体系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也要具备系统思维和长远眼光,不能因为“卡脖子”问题、一时一事的得失而乱了方寸、急于求成。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会随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只关注眼前的“补链强链”问题是不可取的,而是要着眼于全局发展和长远未来,牢牢把握战略性产业平台、微观组织活力与企业家精神、现代创新体系与现代教育体系、全球市场和国际大舞台这四个着力点,构建稳定、高效、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演化升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若干战略性产业平台。大国产业体系不同于小国产业体系,更加完整、规模更大、分工更细致、结构更复杂,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也更强,必须由一批战略性产业平台作为“四梁八柱”,支撑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曾几何时,我国高端装备业流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理念,“轻资产”经营模式也一度成为经济学、管理学推崇的样板,鼓励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自身则聚焦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在某些特定产业领域或特定时期这也许是对的,但对于大国产业体系建设,这些理念显然具有一定的短视性和局限性。不管是出于大国经济安全的考虑,或是出于长远的、全局的产业发展考虑,都应该将战略性产业平台搭建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数控机床、通讯技术、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投入,建设若干个高水平产业平台。这些产业平台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极大的关联带动作用,没有一批战略性产业平台,一国经济很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全球产业“打工仔”的位置,永远不可能挺起经济的脊梁。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产业平台不单指某个大企业,而是由骨干龙头企业、关键零配件企业、工具软件企业、检测检验企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等一大批高度分工、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企业群落组成。当然,建设产业平台并不意味着保护落后,更不是只允许国有企业搞,相反,应该通过高水平开放激活组织活力,激励先进、淘汰落后。将产业平台建设完全交给一个具有“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的生产经营组织,往往会加剧机构臃肿,助长官僚主义,最终失去竞争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微观组织的活力和企业家精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仅有“四梁八柱”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 C. North)曾经说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产业革命率先在西欧发生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Phelps)也认为,没有哪个国家找到过能替代自由企业的焕发经济活力的机制。未来,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走向是高度不确定的,政府的规划再周密,也不能替代微观组织和企业家发挥作用。美国政府历来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天堂,还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局(SBA)帮扶中小企业,向小企业提供多种政策支持工具,比如直接贷款、信贷担保、政府采购、财政专项资金等。为进一步吸引聚集发展要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中国也应该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良性竞争的营商环境。同时,要鼓励产学研用以及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促进技术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链链协同,开创良性互动、诚信合作、共赢发展新局面。此外,还要弘扬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尤其要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中小企业代表未来,他们之中的优秀者不仅有可能成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类企业,而且有可能改变产业游戏规则,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现代创新体系和现代教育体系。产业体系与创新体系、教育体系是紧密相连的。产业界存在的诸多“卡脖子”难题,反映了技术和人才供给不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必须重塑国家创新体系和教育体系,除了提升大学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水平之外,更要鼓励企业健全自己的研发体系,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被国际排名和评价指标体系牵着鼻子走,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虽然进入了所谓的“世界一流”阵营,但离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越来越远。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资源供需匹配失衡。近年来,我国的发明专利与论文数量大幅跃升,已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00万件的国家,看得见的指标上升很快,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却是一个短板——企业对相关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科研院所的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创新资源没有充分为产业服务。二是教育评价导向扭曲,不利于高校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现代创新体系需要优良的创新文化支撑,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等老一辈科学家已经作出示范和表率,需要大力弘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引导科技工作者在原创和关键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三是恶性竞争频频上演,人才和知识流动存在壁垒。在各种名目繁多、形式主义考核与排名的影响下,一些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恶性竞争,画地为牢、以邻为壑,宁可与国外合作,也不与国内同行合作,人才和知识的流动遭遇困境,这是值得警惕的。没有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做支撑,创新成果很难涌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无从谈起。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从制造生产一线情况看,技术工人的总体素质离世界制造强国的要求还很远,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终身在岗培训制度缺失,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制造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是中国在若干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重要原因。

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全球市场和国际舞台。封闭必然导致僵化落后,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样要积极主动融入世界产业链条,任何与国际产业主动脱钩的想法都是值得警惕的。标准是产业体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连接的纽带,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全球标准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参考。为此,我们需要面向国际市场,在不断参与全球标准、国际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国内的规则和标准本身也要和世界接轨,向全球先进水平看齐,以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同时,要客观看待国与国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做到在战略上藐视和批判霸权主义,在战术上保持开放心态,尊重对手、学习对手,积极拥抱先进技术和新生事物。美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颠覆式创新、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军民融合的成熟做法,以及在高端制造、先进制造、复杂制造方面的经验值得长期学习。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技术创新,以及德国制造的严谨态度、隐形冠军经验同样值得借鉴。全球视野和以我为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在技术标准、主导设计、体系能力等方面强化国际竞争力,同时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保持供应链、技术链的弹性和多样化。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ZD07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