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湖北神农架:美丽乡村变身“颜值经济”

“乳白色薄雾笼罩的神农架实在是太美了。”初冬的早晨,暖阳刚刚爬上树尖,来自山西的张先生和他的10多位神农架探秘客架起“长枪短炮”不停地按下快拍键。在神农架像张先生这样的探秘、观鸟、猎奇、摄影和康养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紧紧抓住当地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坚守生态红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坚持顺势而为,有效利用乡村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味美食和特色人文及优势产业做活绿色发展和强区富民大文章。

茶园变公园

从木鱼镇驱车10余分钟便来到青天村林庭洪的茶园,只见环山而建的茶场一排排茶树梯级有序伸向远方,就像一张绿色的大网罩着整座大山。过往的游客每每经过此处总会停下来或欣赏茶园美景,或拍照打卡,或买上几袋高颜值、高品质的茶叶……

满脸写着敦实的林庭洪正带领21户茶叶合作社的社员蹲在田边交流种茶技术,商议销路共享,教导游客采茶、制茶和品茶,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别小看把茶园当公园来发展,与游客互动,我们通过教游客采茶、制茶和品茶每年可直接增收30多万元。有近18000位游客被我们教会以后成了我们茶园的常客。他们经常像逛公园一样来我们茶园走一走、看一看,喝好茶、吃农家饭、住民宿,还将我们的农土特产品装满他们的后备箱。”林庭洪满脸绽笑。

据林庭洪介绍,他的茶叶合作社让茶农入股成为股民,真正实现大户带小户、先富带后富。前不久,合作社分红会场茶农们像过年一样高兴不已。

目前神农架林区备案的合作社有347家,成员4380人,销售收入约3470万元。

散居变小区

“我的隐居繁华民宿从散居山坡搬入生态移民小区以后,主打田园风情经营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客人来这里采茶、品茶、买茶、研学,年收益近20万元,比过去靠山而居强多了。”家住青天袍民俗文化茶村的向昌会快人快语。

据木鱼镇负责移民建村的同志介绍,为了进一步保护生态,改善居民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林区将散居各山上的112户居民集中安置在距香溪源景区3公里的地方建起生态移民小区,安置居民472人,形成108户农家乐,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旅游相关人均收入17188元。坐落在两山之间的生态移民小区远远望去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为神农架又添一景,成为旅游、旅居和康养客的乐园。

“我的民宿酒店因为在生态移民小区扎了堆,形成规模经营,每天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几乎客满。这是我们过去单家独院经营难得一见的效益。现在我们每年通过民宿收入赚近20万元轻轻松松。”店主向兆龙如是说。

谷仓变民宿

“高女士您好,很抱歉不能满足您的入住要求。我这里近3天全部客满了。欢迎您下次光临。”这是神农架枝子的花园民宿女老板韦群接听游客电话的回复。

家住木鱼镇红花坪村的韦群因其写的中篇小说《山的故事》和长篇纪实文学《回到山村开民宿-我的惬意田园生活》被誉为山村才女。她巧用过去空置的谷仓利旧利废改建成古朴典雅的民宿。

“美丽乡村需要产业支撑,而开办民宿既需要乡愁情怀、又需要文化底蕴,还需要科学经营。我把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融入木瓜园旅游合作社。通过开办农家书屋让本地居民和各地游客富了口袋富脑袋。同时,我与本店员工及本合作社社员经常一起研究菜谱,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吸引回头客,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把本地野生蜂蜜、野生食用菌和名贵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各地。”韦群说。

前不久,广东的刘先生与几位朋友慕名住进了枝子的花园民宿,喝上该民宿秘制的药膳土鸡汤后赞不绝口。原计划只住2天的一行人因一份好喝的秘制养生鸡汤留了下来。一周以后,他们意犹未尽离开民宿又预定了元旦再来的房间。

近日,韦群与她的枝子的花园民宿获得诸多荣誉,民宿获得国家乙级旅游民宿、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神农架林区三农暨乡村振兴先进和神农架林区英才奖。

据不完全统计,在神农架像韦群开办的枝子的花园集吃住玩乐于一体的民宿有 3225 家,从业人员2万人,户均收入 10万 元。

神农架林区政府区长周军表示,我们忠实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要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民生为要,努力实现保护就是发展,在进一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安全发展、民生为重与统筹兼顾以及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的关系,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来塑造神农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围绕酒、水、蜜、药、茶着力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神农五谷”,努力把神农架建设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

(韩林  龚俊)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