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数说海北村警——写在青海海北州实行村警制度十周年之际

肩负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讲解员、交通消防安全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六大员”职责,助力基层派出所,将警务延伸到农牧区群众的家门口……

十年来,村(社)警作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扎根乡村,融入社区,夯实了基层治安防范根基,成为“大湖之北”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培训

强警——

派出所“一季度一培训”,县公安局“半年一轮训”,目前,村(社)警参加警务培训8000人次以上;逐人签订“8小时以外”管理承诺书;80个派出所获得村(社)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520人次受到优秀村(社)警表彰

今年8月底,门源县百余名村(社)警接受下半年集中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战技能,武装头脑,提升本领。

侯同元是门源县泉口镇大湾村村警,海北州警龄最长的村警之一。十年来,6次被评为全州优秀村警。

……

严管厚爱,是海北州公安机关有效激活村(社)警队伍活力的“良方”。

——严格落实村(社)警教育培训机制,按照派出所“一季度一培训”,县公安局“半年一轮训”的任务目标,定期开展以突出实战技能和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为主的集中培训。截至目前,参训人员达8200人次。

——定期召开村(社)警工作汇报会和不定时抽查检验工作内容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交流工作进度、分派工作任务、分享工作经验、反馈工作意见等,以比学赶超、增比进位达到提质增效。

——完善村(社)警“8小时以外”管理制度,逐人签订“8小时以外”管理承诺书。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通过微信群随时向派出所报告在岗情况、请假去向等,以强化日常管理,提升纪律作风。

——积极落实暖警工作,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为村(社)警配备服装、警用摩托车、单警装备、照相机、办公桌椅等,并免费培训考取摩托车驾照。

——加强村(社)警待遇保障,积极落实“每三年上调10%”的标准,村(社)警的劳动报酬从最初的1100元/人逐步上调至现在的1550元/人不等。

——制定修改完善《海北州公安局村(社)警队伍奖励办法》,持续树培优秀村(社)警典型,让学习先进、争当典型蔚然成风。十年间,全州受表彰奖励的村(社)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派出所)超过80个,受表彰奖励的优秀村(社)警52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