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小普说节气 丨 雨水:甘雨时降 万物以嘉

《说文解字》中有云:“春属木,木依水而生,故东风解冻,温润散为雨水”。

2025年2月18日18点07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冬季的严寒与冰雪,在春风的吹拂下逐渐消融,空气变得湿润起来,绵绵春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世间万物蓬勃生长。

  雨水 三候

  雨

  01

  一候:獭祭鱼

春水回温,敬天惜物。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游鱼与水獭开始捕食,它们将捕到的鱼儿,整齐摆放在岸上。古人认为这是在“以鱼祭水”。

  02

  二候:鸿雁来

天高地远,春色总是与飞鸟同步,它们掠过青空的身影,寄托着古往今来的牵念。

雨水五日后,鸿雁携着东风的春信,自南向北振翼飞来,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

  03

  三候:草木萌动

阳春无不长成。

在轻柔细密的春雨中,草木抽出嫩芽。萦在土地的阳气令千树逐青、万物苏醒,一切都向着春天进发。

  雨水 习俗

  雨

  食俗·雨水罐

在北方,此时气候较阴冷,老北京人就讲究吃些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由于雨水天气濡湿、阴晴不定,以前的人们就会在这个时候做罐罐肉孝顺长辈,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一道流行的时节美味,那些炖在罐子里的肉香,一不小心就飘满巷子。

雨水罐 图片来源:老年日报微信公众号

  回娘屋

到了雨水节气,还有“雨水节,回娘家”的民俗,出嫁的女儿和女婿要回家探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将罐罐肉送给母亲。

  春捂

雨水也是养生节气,老北京的“春天捂着点儿”民俗特别流行,因雨水时节,天气还很冷,所以不要过早脱棉衣,并根据气候变化添减衣物。这是古人根据雨水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养生原则,春捂腿脚防风寒,不易生病而要注意防病。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就是说,春令时节,下身应多穿一些。中医养生谚语“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讲的就是关于下体腿脚的保暖。

  雨 水

  雨水 诗词

  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长年

韦庄[唐]

长年方悟少年非,

人道新诗胜旧诗。

十亩野塘留客钓,

一轩春雨对僧棋。

花间醉任黄莺语,

亭上吟从白鹭窥。

大盗不将炉冶去,

有心重筑太平基。

  THE END

本条由京社科综合创编;资料和图片来源于人民网微信公众号、中国园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施钰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