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而锦江的夜是千年前的诗意与今天的烟火在夜空下的深情相拥……”这是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黄含悦对成都·夜游锦江的真情赞美。日前,该学院组织开展“我为巴蜀文化代言”创意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学生们化身“巴蜀文旅体验官”,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运用情感细腻的旁白、创意的拍摄手法和巧妙的剪辑,制作成创意短视频赋能巴蜀文旅。
据介绍,“我为巴蜀文化代言”创意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突出体现创意性、表现力、技术性和传播性,吸引了各年级学生踊跃参与。大家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探访古蜀广都、彭镇茶馆、杜甫草堂等历史文化景点,实地采访非遗传承人、记录市井生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策划、拍摄与制作。各参与作品摒弃程式化宣传片模式,各种新奇的创意手法“大显身手”,以多维度叙事展现文化肌理。如夜游锦江,用延时摄影浓缩昼夜更迭的诗意;彭镇茶馆,以特写镜头捕捉茶汤流转的光影,巧用剪辑手法对比古蜀遗址与现代街巷的空间对话。 还有的用动画特效让历史“活”起来,讲述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用AI技术,将文旅体验的精彩瞬间以特效的方式呈现。
据该学院院长胡言会介绍,近年来,学院强化“实践育人”导向,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模式,培育更多“心中有家国、笔下有故事、镜头有温度”的全媒型人才。先后联动地方文旅部门开展研学旅游活动,推出《新传学子看非遗中国》融媒体项目,开展《大美中华·年味》旅游摄影活动等,并通过“在地调研+校地协同+技术赋能”模式,让学生在文旅体验活动中锤炼采编技能、提升文化感知力。
(吴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