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青海基层党支部成盐碱地上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一片曾经的盐碱荒滩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生机勃勃的千紫缘农牧科技博览园。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生态奇迹的诞生,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典范。

创新党建模式 筑牢红色根基

2018年11月,千紫缘党支部联合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成立千紫缘中心党委,构建起“29个党支部+1386名党员+9名委员”的党建矩阵,以“正副书记双核引领+镇村书记协同共治”模式,将昔日盐碱地蜕变为生态田园,铸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与“定星盘”。

中心党委首创“12345”党建体系:以“一个核心目标”凝聚共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联网双平台”拓展服务半径,通过“政治学习+青年培养+乡村振兴三维赋能”提升党员素养。创新打造集培训、阅读、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党建阵地,建立“重点任务、日常管理、党员培训、主题活动、结对帮扶”五本台账,推动党建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在一次党员大会上,蔡有鹏深情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坚守下去。只要村民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好。”

盐碱地变“聚宝盆” 生态种植带动农户脱贫

几年前,西河滩还是一片荒芜,盐碱地遍布,经济收益几乎为零。然而,在田家寨村党支部书记蔡有鹏的带领下,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生。2016年,蔡有鹏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引进无果枸杞芽茶,发展生态种植业。尽管这一想法最初并未得到村民代表大会的支持,但他以个人名义注册成立了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片盐碱地的改造之路。千紫缘中心党委原书记赵隆顺感慨道,“千紫缘能有今天的面貌,离不开蔡有鹏的坚持。”

面对植物生存条件恶劣、水土保持能力差、基础设施匮乏等重重困难,蔡有鹏没有退缩。他投入全部积蓄,甚至卖房卖车,筹措资金进行基础建设。道路硬化、河堤加固、植树造林,一系列措施让曾经的荒滩逐渐改头换面。2016年7月,试种的茶叶成熟,恰逢园内油葵花盛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标志着这片盐碱地改造取得了初步成功。村民张秀兰是首批受益者之一。过去因土地贫瘠难以维持生计的她,如今在千紫缘承包了3亩枸杞芽茶种植田,并参与园区务工,年收入从不足5000元跃升至3万余元。“以前种啥啥不成,现在跟着公司种枸杞芽茶,土地流转有租金、干活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她感慨道。

科技赋能农业 特色产品闯出大市场

千紫缘以“党支部+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5+”发展模式,通过深度挖掘农村民俗和特色文化,及改良土地,发展特色种植。把园区建设成田园观赏区、乡趣体验区、种植示范区、科普教育区;及青海唯一一个太空植物博览园,四区一园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产业。园区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农业种植为基础、文化创意研发、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教育培训、贸易物流、餐饮服务、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并与陕西航天育种基地、山东寿光蔬菜博览会、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青海大学、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联系,不断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完善特色产品种植技术规程,尝试航空搭载青海特色农作物种子,逐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种植产业体系,相继研发了枸杞芽茶、火焰参茶、蒲公英、野苦苣、萱麻、芸苔、防风、苦苦菜、灰菜、大黄、菊芋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并形成了以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田家寨村枸杞芽茶种植基地和拉尕村火焰参种植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一村一品种植示范村”,千紫缘高原好茶系列获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多重收益惠民生:盐碱地蝶变助力乡村振兴

西河滩的蜕变,不仅体现在生态和景观上,更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千紫缘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链条延伸”的模式,充分发挥产业、科技、旅游扶贫带动优势,通过订单种植、土地流转、劳务工资、产业扶贫资金分红等多种方式,让当地农户实现了一份土地、三份收益,依托千紫缘产业发展,直接带动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721户220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11个非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带动当地10家专业合作社,40多户农户经营餐饮、承包种植、服务管理等行业,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风景的美化和产业的壮大,千紫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18年,蔡有鹏建成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亲子娱乐于一体的太空植物博览园,太空植物博览园占地 12000平方米成为园区的新名片。这里不仅有梦幻田园观赏区、休闲乡村体验区、特色种植示范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创新区,还展示了各种新奇的太空植物,如400多斤的大南瓜、3米长的蛇瓜丝瓜、单株累计产量能达到3000公斤的西红柿树等太空植物在“穷山沟”落地生根,茁壮生长。

如今,青海千紫缘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科研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企业。秉承“立足乡土,转型创新、发展实业,扶贫济困”的发展理念,千紫缘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湟中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千紫缘将依据,“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带动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业,全力打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段荣霞 陈勇)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