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部凝聚诗词、书法、绘画、印章、拓片、石雕、摩崖石刻七大艺术精髓的鸿篇巨制《圣行百咏》正式与公众见面。这部集文化工程、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为一体的著作,历时两载,以跨界融合的创新形式,让黄帝文化以更年轻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据介绍,“圣行百咏”项目由浙江省社科院指导,缙云县文旅局,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杭州出版社、杭州家风孝道文化传媒、青田石雕产业中心等机构等共同举办,并得到黄帝文化书院的学术支持。该书汇集西泠印社、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机构的一百名艺术名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位诗人共同参与创作的书法、绘画、印章、拓片、摩崖石刻等600余件作品,搭建起宏大的文化叙事框架。
主编韦一表示,《圣行百咏》不是简单的艺术叠加,而是一次文明的“基因重组”。通过七种艺术语言的对话,既还原了黄帝文化的多维面貌,也为当代人理解华夏文明根源开辟了新的审美路径。
缙云县黄帝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实施“解码历史基因、打造文化精品、浸润城乡空间、创新数字传播”等八大战略,推动黄帝文化从“历史符号”向“时代IP”转变。《圣行百咏》作为核心成果,已衍生出数字藏品、研学课程、文创产品等一系列产业链条,充分实现文化价值的转化。
(徐贤良 陈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