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袁国屏:诗情磨砺于苦难 诗风孕育于现实

 

历史上很多著名诗人,其并非为诗人而写诗,而是伴随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甚至经历痛彻心扉的苦难考验,当把人生经历执笔于诗词时,其诗词则更富有张力。

袁国屏,字散人,号“江湖散人”,1943年出生于西安,祖籍湖南省隆回县,现客居广东佛山市。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毕业后就失学了。由于没有书读,只好去学艺,以篾匠、弹匠等手艺闯荡于江湖,吃的是百家饭。曾在北大荒过着无羁无系的隐居生活。1984年才返回故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袁国屏以诗词名世,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颜楷。

汪景璞读袁国屏《散人吟草》有感一文,笔者也深有同感,在此不再重复渲染袁国屏的铮铮诗骨,沉重诗魂。而在《煤山怀古》《神》《悬崖草》《咏笋》《百丈琼台》《夜游梦里水乡》《海边观日出有感述怀》《寄语春风》《秋风》《答江南故人》《杜甫阁》《甲秀楼抒怀》《秋声》《乘机重访北大荒隐居地》等诗词之中,笔者则看到了另外一番风景。

在那片独好的风景中,笔者隐隐约约地读到了一种不能释怀的过往经历,却又带着浩然之气的领悟,也若即若离地读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却又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感谢和致敬。

比如在《煤山怀古》《神》两首诗中,袁国屏通过回顾历史,俯今忧思,展望未来,以慷慨悲歌之诗韵词调,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比如在《悬崖草》《咏笋》《百丈琼台》等诗词中,袁国屏以触景生情之心,借物喻人。其中《咏笋》一诗,“根在深层破土沙,力排顽石硬生芽。冲天一啸凌空立,劲节虚心笑晚霞。”从中读到了郑板桥《竹石》的意味,却又有新时代的新思想。这些诗,袁国屏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袁国屏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悲观,不气馁。寄希望激励那些正处于逆境的人们如何面对艰难和困苦。

比如在《夜游梦里水乡》一诗中,“潋滟波光乱水滨,如仙如幻远嚣尘。抛它白发三千丈,长作神游梦里人。”表达了袁国屏珍惜自己的晚年生活,陶醉于山水之间,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海边观日出有感述怀》一诗中,“长夜难熬浪涌天,曙光初照水云边。宜挥彩笔追红日,还我青春四十年。”袁国屏感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虚度年华,在有生之年,仍要继续努力学习;在《寄语春风》一诗中“怅望神州几处花,青青草色绿无涯。春风若许频相顾,勤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袁国屏可贵的民本思想,关注民生的真切情感;在《秋风》一诗中,“秋临塞北啸风声,垅上羊归惊客行。游子独吟他地月,断肠犹念故乡情。关重多阻悲离别,家破何须顾死生。恨是有门回不得,杜鹃音切染三更。”表达了当年在北大荒历经苦难后,诉说自己思乡念亲,有家归不得的内心剧痛;在《答江南故人》一诗中,“雁书情切总难眠,遥望潇湘路几千。忽觉资江流水静,又闻衡岳雪梅妍。冰溶塞北迟耕地,春绿江南早插天。何日共斟元白酒,豪吟一醉在君前。”体现了袁国屏思乡念友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颈联“冰溶塞北迟耕地,春绿江南早插天”堪称一副很好的农事对联。

再比如在《乘机重访北大荒隐居地》一诗中,“扶摇直上九重天,欲访冰城路八千。魄落江湖寻旧地,风催衰老惜残年。曾经浩劫难为鬼,致力修行好作仙。莫道飘零无所有,豪情健步夕阳前。”旧地重游,生发出对往事的追忆,勉励自己告别过去,面对未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修行养性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此诗是现实,又是情感,现实拢因万物尽入眼底,情感则涌于时光更迭。当飞机经过北大荒的上空,那些年、那些事,浮光掠影一般,在眼前闪烁,触景生情,心中翻腾,内心感慨,不知不觉,泪眼已婆娑。而“莫笑飘零无所有,豪吟健步夕阳前”一句,则重拾了心境,以太空之视野,以真实之情感,览青山、观绿水、听飞瀑、赏林泉,寄情其性,雅逸其心。当万物入心之时,袁国屏神与心合,超然入境。此诗是忧郁的,也是雄浑的;是婉约的,也是豪放的。

经历多一份困难,人生也就多一份豁达,困难愈强,诗词也就愈有内涵。早年,袁国屏经历了太多苦难,后来,他的诗词也就如心语一样,浅吟低唱着他的豁达,不绝如缕。

《煤山怀古》《黄果树瀑布吟》《秋雨》《百丈琼台》《重游古琴台》等诗词。袁国屏因境入意,移情入诗,诗里情浓意纯,诗外清静悠远。意境之妙、情感之美、诗情之意,仿佛拢了天地之精华,聚了日月之灵气。品读这类诗词,笔者似若置身其间,卧游畅神,澄怀昧道,也似若在顷刻之间,应会感神,迁想妙得,飘逸的思绪油然而生,仿佛在妙境中养心,在恬淡中悟道。

然而,这类诗词,袁国屏绝不仅仅为了以文字描绘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而是,以“妙悟自然”的诗意而实现对内心的观照,借以抒发心境,表达性情。

这类诗词,袁国屏以“眼中之景”到“心中之情”再到“诗中之境”的转换,通过至真至纯的情感,实现自然物象与心中意象互生奇妙的诗意空间。在那诗意空间中,有心底的宁静、有心态的从容,也有心境的通透。这一定是他的现实人生,因为诗意之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态度、对处世的哲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袁国屏参加在贵阳举办的《诗词世界杯第三届中华诗词大赛》颁奖盛典时,在游玩的景点现场写下了《甲秀楼抒怀》和《黄果树瀑布》等系列诗作。其中《甲秀楼抒怀》一篇,“踏破黔山上秀楼,风云独揽壮神州。波澜滾滾添新影,遗墨煌煌述旧游。堂庙隐生仓鼠弊,痌瘝拥抱杞人忧。狂来欲借天河水,洗尽民间万古愁”。此诗,袁国屏身临登楼,远眺山峦逶迤,黔峰叠嶂;近观眼前气象,波澜滚滚,烟笼山城,便有感而发。他通过客观之“象”与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的完美结合,实现了造境诗情、诗意,引起众人抚掌赞叹。“父亲有一颗胸怀天下的赤忱之心,他把此生满腹的才华全部都倾注在诗词上——笔底沧桑君任写,落花题罢写云天!他虽然生不逢时,乱世难安,颠沛流离,但就是因为在食不果腹,在难以自保的命运辗转中,在阅尽艰难生活的沉沉浮浮之后,他仍然能保有赤子之心,才令我们无比动容!”袁国屏的女儿表达着对父亲的敬仰。是的,袁国屏虽然早年经历过人间炼狱般的身心摧残,但是,历尽千帆之后,他依然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少年,充满活力,依然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袁国屏认为:“只要身上无疾病,心中无块垒,便是生命所赐的最大幸福。”所以,几十年以来,袁国屏始终以淡泊宁静之心,入于繁华的社会之中,名利金钱皆不是他的追求,世俗功利也不是他的目标,诗词则是他精修入境的人生,他也常常在现实的冷静观察中,以警示之语提醒自己,以现实主义诗词警醒他人。这何尝不是一种贡献。

诗词是品格的真实写照,人品高,则境界阔,纵览袁国屏的诗词有蕴藉温馨的、有胸臆畅达的、有纵逸古今的、有酣畅豪迈的,一切皆是质地洁美的情感流露。袁国屏在时空交错下,积大道于心源,以超越现实之情,深入魂灵之诗,发洁美之幽思,颂时代之崇高,以新时代之文人心境去拥抱硕果累累的今天,去憧憬阳光明媚的明天。他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他先后出版了书法作品《散人吟草手稿》一卷,《散人吟草》诗词二集,第三集正筹备之中。他的诗词多次在诗词大赛中屡屡斩获一等奖、金奖、特等奖,社会赞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他本人也因德高望重被很多诗词文化相关单位聘请为重要职务。无疑,一切荣誉都是对袁国屏诗词取得非凡成就的嘉奖,也都是对袁国屏诗词孕育人生而闪烁光芒的最佳肯定。

行文至此,笔者感慨之际,想起了齐白石的一句话:“他们用典故、讲声律,我不如他们,但陶咏性情,自主灵性,他们则不如我,况且,诗词谁比谁高明,百年之后,自有公论,何必争一时长短”。袁国屏写诗如齐白石写诗一样不苛求平仄、韵律,更不落入古人诗词节奏之窠臼,而是字字从心底出发,却字字珠玑,那气韵、那格调、那品质犹如乡野旷原上悄然滴落的清露,点点而晶莹,纯净而本真,全是充实与平和的心绪。

(文/桑干)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