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法官高效线上调解,7天化解漏水纠纷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伊宁垦区人民法院通过线上调解方式高效化解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当庭履行仅用7日,既解“事结”又化“心结”,赢得当事人点赞。

漏水现端倪,索赔陷僵局

2024年12月,原告陈某发现家中卫生间、卧室、餐厅等房间顶部渗出较多水迹。不久之后,家中天花板又再次出现渗水,造成墙皮脱落、家具受损。随后,陈某找专业人员对渗水点进行排查,确认是楼上住户张某家中暖气管破裂所致。

原因找到后,陈某与张某多次沟通,但张某一直认为是小区房屋年久失修,房屋渗水与他无关,拒绝协商赔偿事宜。为防止房屋造成更大的泡损,陈某无奈自行进行维修。后诉至伊宁垦区人民法院,要求对方支付房屋修复费用2600元。

云端架桥梁,线上启调解

受理案件后,被告张某表示自己现在四川生活,近期也没有回伊宁市的打算。线下调解难以推进,案件一时陷入了困局。

承办法官赵明晗考虑到从四川往返新疆路途较远,且该案标的额并不大,为了化解矛盾纠纷,从减轻当事人诉累角度出发,决定以“网上开庭”方式进行调解。

法官通过电话、微信与双方沟通,向张某讲述“网上开庭”的优势,并讲解“云庭审”平台操作流程。

“没想到,人不用回来,也能打官司!”张某在法官指导下熟悉了操作流程。

原被告二人虽远隔千里,但是在手机端,清晰看到了对方的模样,听到了对方的声音。

法理融情理,当庭泯恩仇

调解过程中,双方起初各执己见。陈某坚持全额索赔,张某则质疑漏水责任。

考虑到双方是楼上楼下邻里关系,法官决定不轻易放弃“修补”这份邻里情,为双方分析利弊,讲述邻里和睦的重要性,分析纠纷持续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向张某展示漏水视频、现场照片等证据。

经过三小时调解,张某认可了漏水事实,陈某也退了一步,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张某当庭通过移动支付向陈某转账1200余元,陈某自愿放弃其余诉求。

调解成功后,法官叮嘱双方“远亲不如近邻,以后要多沟通、多体谅。”双方均表示,两家因这件事产生隔阂,多亏法官耐心调解,让他们两家重归于好。

“没想到这么快能拿到赔偿,感谢法院帮我们化解了矛盾!”陈某在收到微信转账款后,特意向法院送来感谢信和印着“高效司法解民忧温情调解促和谐”的锦旗。

一纸调解书,解了财产结,更暖了邻里情。该案是伊宁垦区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通过以法律明是非,用情理暖人心,努力让司法裁判成为修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