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力量筑牢食药安全防线
——昌都“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食药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保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近期,昌都市检察机关积极响应最高检、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部署,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扎实推进“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为守护昌都食药安全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聚焦民生“小诉求”
筑牢食品安全“大防线”
昌都市检察机关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行动号角。
有市民举报,当地颇受欢迎的“俄洛桥”烧烤辣椒面竟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信息、无质量合格证的“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昌都市人民检察院接到举报后,迅速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磋商,推动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专项治理。监管部门雷霆出击,现场查扣问题辣椒面400余斤,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会,规范产品信息标注,并及时公布了10批次辣椒面抽检结果。
此外,江达县人民检察院根据“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线索,发现辖区多家蛋糕店使用羽毛、塑料等非食用装饰品装饰蛋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遂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监管部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昌都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群众举报线索和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小问题”,用扎实有效的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烟火气”更有“安心味”。
剑指网络餐饮“新隐患”
数字赋能守护“云端餐桌”
随着外卖行业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堂食餐饮销售,互联网平台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同样不容小觑。
昌都市检察机关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积极摸排新业态领域食品安全线索。经摸排,市人民检察院发现类乌齐县、贡觉县、边坝县等辖区内存在外卖平台未依法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乱象,遂将线索逐一交办。基层检察院针对上述问题立案7件,制发检察建议6件、开展磋商1件。经督促,行政机关约谈“某外卖”“某优选”等网络餐饮平台相关负责人,排查平台内入网餐饮提供者912家,责令313家证照缺失商家重新审核上传资质,清理下架严重违规商家8户,5户门面牌照与证件名称不一致的商户被责令停业整改,为“指尖上的美食”加装安全锁。
紧盯医疗领域“关键点”
规范医疗器械“全链条”
医疗器械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昌都市检察机关主动出击,对辖区内医疗器械使用和售卖情况进行深入排查,并办理案件督促规范管理医疗器械,消除医疗安全隐患。
丁青县人民检察院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血压计应当依法进行强制检定,但未能提供相关检定信息,可能导致血压测量数据失准,进而引发诊断错误等后果,该院遂向计量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经监督,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医疗机构计量管理制度,相关仪器已停止使用,并纳入统一检定台账。
江达、贡觉、八宿等地检察院针对辖区内美妆店在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备案的情况下,售卖第三类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第二类医疗器械医用敷料产品等问题开展监督,督促监管部门作出罚没的行政处罚,提高经营者合规经营意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芒康县人民检察院针对药品零售店执业医师“挂证”问题,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治理潜在医疗事故风险。
据悉,自“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开展以来,昌都市检察机关共查找食药安全领域案件线索19件,立案18件,发出检察建议12件,监督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昌都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作用,以法治之力、检察之力不断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