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百业兴;“三农”稳,天下安。
蕉岭县位于粤东北部,具有“大农村、小县域”特点,资源、生态、农业优势明显,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互换转租、承包经营、买卖合同等涉农纠纷逐渐构成矛盾纠纷的“热力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以点带面推进涉农纠纷“预防性化解”,护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融入一扇门,化解万千愁。近年来,蕉岭法院新铺法庭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聚焦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职能定位,以辖区三圳镇为试点,建立“法庭+镇综治中心+多方协同”共治机制,以先行先试的精神开启“法治赋能+多元共治+实质解纷”融合解纷之旅。
一步踏出,万象更新。2024年以来,通过三圳镇综治中心分流案件390件,其中调解成功383件,调解成功率98%。无讼是求,调处息争,让法治在乡土中扎根,让司法温度可感可触。
横向聚合搭建源头解纷“联动站”
“杨某拒不支付违约金,也不配合交还土地,我们该怎么办呀?”福北村十余名农民代表来到三圳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原来,2021年,嘉某农业专业合作社向福北村52户农户集约了210余亩耕地,签订了4年的土地租赁合同。集约后,案涉耕地由该社大股东润某公司实际使用。2023年底,润某公司的实控人杨某表示不再续租,并承诺支付违约金7.8万元。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杨某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违约金,也未清退案涉土地。嘉某合作社也在2022年未经清算即注销,村委会多次协调未果。
综治中心引导员了解基本情况后,迅速启动综治中心协同共治机制,并邀请新铺法庭法官张彬洛提前介入调解工作。
“法官来给当事人算算法律账、经济账,能更快‘拨云见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综治中心主任黄锦坤介绍。
次日,由法官、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资深调解员组成的“护耕调解专班”来到福北村。
“他言而无信,我们现在就要他按协议支付违约金,并清退好土地。”村民气愤不已。
“公司经营不善,现在没钱支付违约金。”杨某滔滔不绝地诉苦。
双方互不相让。
“按照合同,你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假如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会产生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等费用,还会影响公司声誉……”
张彬洛翻开土地租赁合同,细细地给润某公司算起法律账、经济账。
调解不是迎难而上,而要因势而为。三圳镇司法所所长丘雄彬与其他调解员一起劝导村民换位思考,将“对抗式争执”转化为“共赢式协商”。
最终,在多方协同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润某公司即日清退土地,承诺一个月内支付清违约金。
看着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张彬洛望了望远处被重组后的案涉耕地,觉得还可以再进一步:建议镇政府提前招商引资,引进新企业接盘案涉土地,快速复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