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深耕“民心警务” !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机关“四赢”工作法交出暖心答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机关自创新推行“四赢”工作法以来,全警秉持“说群众的话、赢得群众的理解,办群众的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暖群众的心、赢得群众的支持,保群众平安、赢得群众的满意”的核心理念,扎实推进基层警务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近三年来,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警民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治安形势稳中向好。

说群众的话以真诚沟通架起警民连心桥

“以前总觉得警察严肃,现在民警说话接地气,我们听得懂、愿意听。”这是许多群众的共同感受。“四赢”工作法推行后,师市公安机关要求民警在走访、调解、宣传等工作中摒弃生硬表达,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拉近距离。

昆泉镇二连的居民对此深有体会。社区民警黄永伟原本是福建人,但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学会了维吾尔语。如今,他走街串巷时能用方言和居民自然交流。买买提大叔家的羊圈塌了,黄警官六分钟就能赶到现场;热依汗大婶和邻居闹矛盾,也能顺畅地向黄警官倾诉。

语言通了,心就近了,工作自然更顺畅。黄永伟负责的片区今年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40%,出警效率提高近三成。居民们遇到问题都习惯先找“黄警官”,他们说:“会听我们说话的警察,办事就是靠谱。”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在师市公安机关全面推广。在玉龙社区,民警用方言调解邻里纠纷;在农民工聚居区,民警组建“老乡联络群”及时排忧解难。今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提升32%,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3.3%。社区民警们感慨:“民心是杆秤,越接地气越有分量。”

办群众的事以务实行动解决急难愁盼

真诚沟通是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一个寒夜,牧民买买提大爷焦急地敲开老兵派出所二连警务室大门:“完了,二十七只羊全跑了……”零下15℃的严寒中,民警王俊生立即带领三组警力展开搜寻,最终在盐碱滩的老杨树下找回了全部羊群。

这样的场景是师市公安机关落实“办群众的事”的缩影。推行“四赢”工作法以来,民警坚持“小事不小看、急事快速办、难事长效抓”,用行动赢得信任。

“送证上门”已成常态。民警不仅带着户籍材料、反诈宣传册走家串户,还为群众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如代送居住证、修理门窗、政策咨询等。近三年来,累计为群众解决民生“小事”4900余件,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农民工欠薪问题,公安机关不仅立案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更推动源头化解,成功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285.6万元。同时推出16条便民利企措施,并建立帮扶残障者等常态化机制,确保服务不断档。

从找回一只羊到追回血汗钱,从送证上门到化解陈年纠纷,民警辅警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暖群众的心以温情服务传递公安温度

在办好实事的同时,“四赢”工作法还强调“暖群众的心”,要求民警在执法中体现温度,在服务中传递关爱。

玉园派出所曾接到群众王某报警称红枣被盗。经查,年逾七旬的苏某因混淆地块,误将王某家的红枣当作自家果实捡拾回家。考虑到苏某主观无恶意且年迈,其子也主动道歉,民警决定调解。但王某起初拒绝接受。

副所长带领民警4次登门,从法律角度释明苏某行为的性质,同时耐心倾听王某的委屈,引导换位思考。最终,民警提议由苏家捐赠农业书籍给连队阅览室,既表达对王某劳动的尊重,又能惠及社区。这一温情方案让“红枣风波”圆满解决。

这样的温情时刻早已融入日常警务。春节期间,玉泉派出所民警麦麦提·努日与留守务工人员一起包饺子迎新年;玉园派出所民警阿卜力克木连续7年照料孤寡老人阿卜杜大叔……

细微之处的温暖让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支持度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群众主动反映社区情况、提出治安建议的频次同比增长45%,“红马甲”义务巡逻队人数扩充至原来的2倍。

保群众平安以精准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护佑平安是群众最朴素的期盼,也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近三年来,师市公安机关以“百万警进千万家”“夏季行动”“春雨行动”等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破获一批刑事和治安案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89万元。

同时,在社会治理上持续发力。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实“护学岗”;强化重点区域巡逻防控,提高街面见警率。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1%、21%,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四赢”工作法推行近三年来,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机关以“群众满意、辖区平安”为标尺,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信任,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一步,师市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化这一工作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