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他们在甜菜地里开庭,就地普法!

国徽立田间,法槌落地头。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博乐垦区人民法院在甜菜地里的巡回审判引来群众围观,法官联合连队两委合力调解,高效化解财产损害赔偿纠纷。

甜菜地里开庭,纠纷就地解

6月初,第五师88团的张某在自家甜菜地里进行无人机打药时,因风向问题,农药发生漂移,导致相邻的李某甜菜地遭受药害。

双方协商未果,李某向法院求助。

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后,考虑该连队常发生药害事件,决定将法庭搬进地头。

法官迅速联系连队书记、农业技术人员一同前往现场,实地测量、勘验受损甜菜的情况。

经测量发现,甜菜受损确为受漂移药害所致。鉴于双方当事人同属一个连队,田地相邻,平日关系亲近,矛盾纠纷存在调解的基础,法官决定启动调解。

情理法中促和解,邻里讲言和

调解中,双方各执一词。

被告认为,系天气原因导致的,自身并非全责。

原告则坚持预期收益减少,需要被告补足全部金额。

法官当即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劝说,并以维系邻里关系为切入点,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张某作为打药主体,没有预留出隔离带,应该承担过错责任。

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张某向李某赔偿8000元,该案成功化解。

田间地头普法律,法治入人心

庭审结束后,法官向在场围观群众普法,提醒大家打药时做好防护,如果遭遇损害需要及时拍照录像、申请鉴定,为后续维权留证。

同时,法官向连队发出矛盾纠纷风险提示函,针对农业生产中易发的药物漂移损害等季节性纠纷,建议连队加强宣传预防。

不把矛盾往上推,只往基层扎。博乐垦区人民法院用“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协同治理”的组合拳,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让矛盾纠纷妥善化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