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边境线上的平安灯塔

秋日的草原,一片绿意被染上了几分金黄,向北远眺,总能看到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护边驿站,如星辰般散落在草海深处,编织起一道无形却坚实的守护网。它们不仅是边境线上的守望前哨,更似随时准备伸出援手的坚强堡垒,宛如矗立在界碑旁的平安灯塔,驱散阴霾,照亮希望。

“人民警察为人民热情真诚解民忧。”在赛乌苏收费站附近的EG004护边驿站,一面崭新的锦旗背后藏着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救助故事。

图片

去年6月,“万里骑士”机车俱乐部的15位骑手,风尘仆仆奔赴蒙古国参加国际旅游节。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抵达二连浩特时,因长途驾驶的疲惫让其中一名骑手身体突发不适。途经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执勤点,民警张文龙敏锐察觉异样,迅速将这名面色苍白的骑手搀扶至最近的护边驿站休息。

护边驿站内,张文龙化身“总调度”,第一时间与赛乌苏卫生院取得联系,同时为其他骑手提供热水、简餐和休息场所。紧张的气氛在有条不紊的处置中渐渐缓和。待骑手转危为安踏上征程时,骑手小赵紧紧握住张文龙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不久后,锦旗和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跨越千里而来,为这小小的堡垒增添了最温暖的注脚。

自运行以来,EG004护边驿站已紧急救助群众80余人次,为外来游客答疑解惑320余次,为过往人员提供130余次应急帮助,成为过往旅客心中可靠的“避风港”和关键时刻的庇护所。这份守护生命的温暖,在30公里外的EG003护边驿站,则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图片

今年3月的一个清晨,寒意未消。护边员青海像往常一样巡逻,行至二连浩特东收费站附近,一名推着自行车、踽踽独行的男子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这份日复一日练就的敏锐,早已刻入骨髓。他立即将情况上报,然而,当民警刘敬康一行火速赶到时,目标却消失在茫茫草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搜寻旋即启动,EG003护边驿站成为指挥中枢,周边护边员闻讯而动,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铺开。

近3个小时的搜寻,在寒风中迷路的四川泸州青年梅某终于被找到。原来,他因家庭变故心灰意冷,独自流浪辗转竟误入边境前沿。待民警刘敬康将其带到护边驿站,帮他接通了妹妹的电话,千里之外的哭声,揪着护边驿站里每个人的心。就这样,来自北疆草原一群陌生人的牵挂和执着,抚慰了梅某低落的情绪。“谢谢你们……”当晚10时许,民警们将哽咽的他送上了返乡的列车,他隔着玻璃不舍地挥着手告别。护边驿站的灯光,将早春的寒意消弭于无形,成为迷途者重燃希望的起点。

图片

这盏灯,不仅如“千里眼”和“顺风耳”般牵挂着草原上的风吹草动,更温暖着每一个生长在草原上的人。民警在这里讲政策、解民忧,牧民在这里学文化、聊家常,戍边人的心,在这里越靠越近。

临近新春的一个冬日,EG002护边驿站内暖意融融,炉火烧得正旺,窗外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窗棂,呼呼作响。长桌上铺开了火红的对联纸,砚台里新磨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松烟香。“瑞雪纷飞清玉宇”“国泰民安逢盛世”……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宝音所长凝神提笔,笔锋起落间,吉祥跃然纸上。派出所民警辅警和护边员们围在旁边,有人小心翼翼托起墨迹未干的春联,有人搓着冻得发红的手认真观摩。护边员站登接过毛笔,略显生涩却无比专注地悬腕尝试,一笔一划描摹着心中的“福”字。没多久,桌面、窗台便被红彤彤的“福”字和对联铺满,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暖烘烘的,浓浓的年味在小小的护边驿站里弥漫开来。

图片

“来,贴上这个‘福’,咱护边驿站就更亮堂了!”宝音展开一幅墨迹饱满的“福”字,红纸黑墨在洁白的毡房里格外醒目。护边员站登抚摸着纸上凸起的墨痕,眼角带着笑意说:“这红纸黑字一贴上,心里头都暖和了,门口的白毛风听着也不那么刺耳了!”递上春联的时候,民警们不忘将边境政策法规和节日安全提醒,伴着节日的问候,细细讲给大家听。

墨香与年味交融,祝福与叮嘱相伴。一幅幅手写的春联,几句暖心的家常,让这寂静边关也浸润着节日的温情。护边驿站,此刻成了一个寄托乡愁的文化角,让北疆文化的根脉在草原上悄然深植,更将人心凝聚在一起,无声地传递着守护家园的力量。

图片

“有护边驿站的地方,连羊群都吃得安稳,睡得踏实。”站登朴实的话,道出了这份守护带来的安心。而散落在漫长边境线上的座座护边驿站,正是这份坚守不可或缺的支点,如同一个个时刻传递着安全坐标的平安灯塔,为戍边人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为遇困者点亮希望、伸出援手,更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筑牢了最前沿的阵地。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