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平安符号”在街头巷尾闪光!兵团这家派出所全天24小时守护群众“身边安全”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131团辖区的街头巷尾、社区楼院,哈拉苏派出所的民辅警们24小时待命,从接警处警的“第一现场”到案件侦办的“攻坚时刻”,从追赃挽损的“民生小事”到守护安宁的“责任担当”,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平安,用行动践行初心。

365天的“快速响应键”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警情就是命令。”这是副所长王瀚常挂在嘴边的话。无论是凌晨3点的盗窃警情、正午时分的纠纷调解,还是深夜突发的求助,只要值班室电话响起,民辅警们总能第一时间拎起装备、奔赴现场。

6月底,辖区居民任先生报警称,有人购买化肥后,以“质量问题”为由拒付货款,疑似诈骗。办案队民警乔新宇带领辅警迅速出警,现场了解到买方王某因施肥后作物长势不佳心生不满。

民警调取进货凭证、联系农技人员核实,确认化肥无质量问题,系王某施肥方法不当。

经耐心调解,王某认识到错误并支付货款,双方握手言和。

7月5日任先生送“破案神速雷霆出击”锦旗致谢,称赞民警快速处置化解了经营难题。

在细节里“抠”真相

办案队里,老民警带着新辅警,练就了“火眼金睛”。面对碎片化的线索,他们从不放过任何细节:反复查看监控、走访周边群众、梳理关联信息……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要查个水落石出。

7月初,辖区居民高先生报警称,其手机遗落在出租车上。办案队民警刘麒带领辅警迅速出警,顶着36℃高温一边调取他下车地点的视频监控,同时联系出租车公司,根据高先生提供的上下车时间、路线,筛选同一时间段经过该路段的出租车。

20分钟后,监控画面抓捕了一辆符合特征的出租车,并联系车主将手机完好无损送到高先生手中。高先生说,“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回来了,真是太感谢了!”民警的高效让他真切感受到了“遇事找警察”的踏实。

把“安全感”送到群众身边

除了案件侦办,办案队的民辅警们更注重“追赃挽损”,让群众感受到“破案即挽损”的温暖。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快速处警、精准打击,已为群众追回被盗现金、手机、电动车等财物价值超6万元,成功劝阻200余起电信诈骗,为群众挽回损失120余万元,接到群众感谢信、锦旗5面。

“不光要破案,更要让群众觉得‘安全就在身边’。”副所长王瀚说。日常工作中,他们还会结合案情,向辖区商户、居民普及防盗、防骗知识,通过“以案说法”提升群众防范意识。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哈拉苏派出所办案队的民警辅警们,用汗水浇灌平安,用责任守护万家灯火。他们是街头巷尾的“平安符号”,更是群众心中最可靠的“守护者”。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