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全警皆旅警 守护游客“诗和远方”

中外游客来到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儋州的海花岛文化旅游区、海口的骑楼老街……随处可见一抹抹“藏蓝”的身影,他们或驻守在红绿灯下,或穿行在景区人潮深处,用热情服务守护游客在海南的“诗与远方”。

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公安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开展全域旅游警务,推行“全警皆旅警”新理念,打造自贸港旅游警务“金名片”。

海南公安民警开展海上巡逻确保游客安全。(省公安厅供图)

“全警皆旅警”新理念

全域旅游警务新气象

8月29日,2025年海南七仙温泉戏水节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数万中外游客共享一场戏水狂欢的七夕浪漫盛宴。

当天,保亭共投入公安等力量3390人次,参战民警、辅警一改往日单一警种职能,全面转型为既懂执法、又善服务的“旅游警察”。

“警察同志,附近哪里有卫生间?我爷爷上厕所有点急。”热闹的人群中,一位游客带着老人急匆匆来询问现场值守的刑警黎孙豪。

“往前走100米,就有公厕,走两分钟就到。”黎孙豪热情指路。

“旅游警察”们服务的温度随处可见,临时报警点成为群众求助的“暖心站”,当天帮助群众找回16名走失儿童和9部丢失手机。

此次活动,黎孙豪主动请缨,凭借对当地民情地理的熟悉,多次主动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调解现场纠纷等贴心服务,展现“全警皆旅警”机制下的服务温度与责任担当。

海南发展全域旅游。为适应新形势,海南公安提出“全警皆旅警”新理念。海南公安建立“1+3”的景区治安勤务联动机制,在旅游旺季和传统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建立由辖区派出所参与、属地公安机关旅游警察、巡(特)警、交警等多警种联动的旅游安全管理综合体,全力维护景区周边治安秩序。

在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三亚,中外游客走在街头、景区,到处可以看见醒目的“旅游警务”标识。

“全警皆旅警”不仅体现在海南景区和街头,还落实到公安政务服务中。省公安厅主动向国家主管部门争取在海南实施和优化升级更加便利开放的免签入境政策,全面梳理外籍人员在琼工作、生活、学习、旅游遇到的堵点,联合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等14家单位推出16项便利化举措,服务保障外籍游客便捷出入海南。

海南公安机关通过综合运用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先进感知手段,整合大数据手段,对离岛免税购物进行无感知监管,坚决维护正常购物秩序,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机制创新

5A级旅游警务服务

暑假期间,海花岛的海洋乐园游客众多,但秩序井然。海洋乐园东侧一间工作室,门口醒目挂着“海花岛旅游警务室”竖牌,里面墙上挂着“真心诚恳服务到家联合办案保护老人”“秉公执法心系游客”等多面游客送的锦旗。

走进旅游警务室,墙上贴着“景区民警工作要求和目标”,工作要求是“民警的岗位在景区、民警的责任在景区、民警的威信在景区、民警形象在景区”,工作目标是“活地图、活档案、解民忧保安全。”两侧还分别贴着“旅游警务室民警职责”“旅游警务室工作制度”。

主动作为,警力前置。2021年,海南公安启动旅游警务室规范化建设,目前在南山文化旅游区、槟榔谷文化旅游区、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福山咖啡小镇等景区创建31个规范化旅游警务室。

海南开展旅游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在“警保联控”工作机制基础上,创新建立“1+2+N”的人力保障机制,即辖区派出所为旅游警务室配备至少1名专职民警和2名辅警,协调景区配备不少于3名保安。同时,在外部与行政部门强化合作,探索建立联动执法检查、信息共享、案件会商、假日指挥调度等长效机制,在内部深度整合刑侦、经侦、交警、海岸警察等多部门多警种,探索建立景区治安勤务联动机制、涉旅举报投诉舆情快速应对处置机制、涉旅矛盾纠纷联合调处等系列工作新机制。

“旅游警务室的民警、辅警每天在景区不定时巡逻,2023年以来,寻回走失老人、小孩280多人,帮游客找回遗失物品500多件。”南山文化旅游区安保总监宋新涛说,旅游警务室为景区提供的保驾护航服务堪称“5A级”。

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新定位,海南公安旅游警务推出“不耽误游客行程”工作法,积极打造涉旅管理服务样板,构建“零距离服务游客、全时空守护平安”旅游警务新模式。

“不耽误游客行程”工作法,让暑期在万宁日月湾旅游的成都游客张先生印象深刻。他的孩子冲浪时擦伤,民警5分钟到场处置,20分钟完成调解,涉事俱乐部当场赔偿医药费。“快捷,高效,一点没影响后续行程!”张先生竖起大拇指点赞。

科技赋能

塑造全域旅游警务新模式

8月13日晚,海口白沙门公园。当游客们沉醉于海上夜游时,红岛海岸派出所的光电高清全景摄像头正无声运转,红外成像系统穿透夜幕,精准捕捉到300米外惊险一幕:一艘倾斜的卡通充气船正被暗流推向深海。值班民警王永毅通过实时传回的高倍变焦热成像画面,清晰辨认出游客挥舞双臂求救姿态。

在多部门联动下,从红外预警到成功施救,仅用10分钟,科技之力为这场与潮汐赛跑的救援按下决胜键。

海南发展全域旅游,处处皆景点,时时有客流。旅游警务如何全域守护每一位游客安全?海南公安紧跟时代步伐,科技赋能旅游警务,为游客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和高效的便利服务。

近日,在蜈支洲海岸派出所蜈支洲岛旅游警务里,民警苏云飞正通过勤务指挥室大屏幕视频,巡查景区。“情人谷有大量游客聚集,无人机组请前往查看,陆地巡逻组请前往维护秩序。”指令刚落,大屏上立即切换出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现场执勤画面,并及时反馈巡逻民警参考,实现“防范走在风险前”。

“我家的小孩走丢了,怎么办呀?”今年5月1日中午,在万宁市燕子洞海滩上,一名来自浙江的游客焦急地向执勤民警求助。当地山钦湾海岸派出所辅警卓怀宁立即操控无人机,向客流较多沙滩边搜寻。通过无人机实时画面,家长很快发现走丢的孩子。

“谢谢你们,太高效了!”不到10分钟,家长便找回走丢的小孩。

山钦湾海岸派出所所长吴崇宾说,警力有限,但科技力量无穷,派出所发挥部门陆地联动、空中无人机巡逻、海上执法艇巡逻救助等科技立体巡防优势,山钦湾涉旅安全事故多年零发生。

海南公安将深化“旅游+警务+科技”融合,构建“风险预警、精准打击、贴心服务”三位一体体系,努力把警务触角延伸到每一公里旅游公路、每一片海滩、每一名游客身边,真正实现“景中有警、警随客走”全域旅游警务新模式。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旅游安全分论坛即将在三亚举办。海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承办分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全球旅游警务新经验,为海南全域旅游警务注入新动能,持续擦亮海南旅游“金字招牌”。(张英  邢君怡)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