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萨克族聚居的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县综治中心紧紧围绕民族地域特点,聚焦群众身边的“小忧”和关乎权益的“大愁”,通过“特色调解+前端防控+协同作战”三维发力,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阿德力哈孜”融情于法,小调解化解大心结
“真没想到,调解员不仅帮我要回了钱,还保住了我们的邻里情!”2025年8月25日,牧民马某拿着锦旗,激动地走进阿克塞县综治中心。
原来,两年前加某买骆驼欠下8.6万元迟迟未还,两人从好友变成冤家。2025年5月,县综治中心接到调解申请后,迅速组织“阿德力哈孜”调解队、法律工作者和村干部上门,5次走访中,既用哈萨克语讲解《民法典》,又以民族习俗倡导诚信理念,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并司法确认。8月底,加某如数还清欠款,一对哈萨克邻里重归于好。
针对民族地区特点,县综治中心深度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选一批精通哈语、熟知习俗的退休干部、老党员,组建“阿德力哈孜”(意为“公正调解”)队伍,并引入法官、检察官、律师提供法律支撑,形成“习俗引导+法律解读”双轨模式,让调解既带酥油香、又有法治味。今年以来,此类调解成功化解类似邻里、借贷纠纷41起,真正让“小矛盾”消融于萌芽。
网格巡防+数字赋能,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下水道堵了,没想到网格员这么上心!”团结社区8号楼的居民们说起不久前的事仍连连称赞。9月2日,网格员陈晓伦在巡查中得知四楼下水堵塞严重影响生活,她立即上报社区、联系维修,并组织8户居民协商分摊费用,还货比三家压低维修价格,最终促成快速施工,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
阿克塞县将全域划分为23个基础网格和1个专属网格,配备24名专职网格员,依托“陇情e通”APP实现“实时上报、分级处置、闭环管理”,形成“日常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机制。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走访5000余户次,收集答复民意85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3起,真正以“小网格”守护“大平安”。
多元联动精准“吹哨”,小机制解决大难题
“要不是综治中心牵头调解,我这赔偿款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2024年8月,居民王某因施工路段未设警示标志撞伤,花费5.8万元治疗,但与施工方多次协商无果。
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吹哨”机制,联合交警、司法、住建等部门组成专班,明确责任、核算损失、多次沟通,最终促成施工方支付2.6万元赔偿,一场可能进入诉讼的纠纷圆满化解。
为攻克跨部门、跨领域复杂矛盾,阿克塞县综治中心建立“统一受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机制,已“吹哨”调度5次,召开研判会议3场,发布研判专报8期,累计接待群众142批150人次,通过多部门联动介入、专业化分工协作,高效化解77件“老大难”纠纷,实现了“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