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鼎执温暖”党建品牌,聚焦民生关切,解决急难愁盼;在全市首创执行建议机制,推动“立审执”高效衔接联动;打造“三阶治理”机制,破解执行异议难题……
近年来,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提升执行质效新路径,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筑牢当事人胜诉权益保障线,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2024年,该院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同比减少61.88天,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7.72%,执行完毕率同比上升19.28%,被评为“全市执行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聚焦民生创建品牌
前不久,鼎湖法院执行局收到一面写有“尽职尽责为民服务热情高效为民解忧”的锦旗,赠送锦旗的是一名被执行人。
两年前,姚某经营的一家工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欠下工人工资、厂房租金和民间借款共计数十万元。因追款无果,12名债权人将姚某及其工厂诉至法院。然而除了一批机器,被执行人再无其他可执行财产。
“这些机器经法院多次在网上拍卖,最终都流拍了,挂拍一年多,机器价值大幅缩水,执行工作陷入僵局。”负责该案的执行员陈思尧回忆说,经执行干警研判,这些机器所属的行业领域专业性较强,如果改由被执行人自行售卖,不仅能最大程度保障合理售价,也有望加快售出。
陈思尧深知资产处置的背后,还关系着10名工人的家庭生计,需尽快解决。他召集12名债权人召开会议,共商机器售卖问题。其中11人都同意法院提出的方案,但债权人李某坚决反对,理由是担心姚某低价出售且存在携款潜逃风险。
陈思尧便耐心做李某的工作,解释机器易老化,若长时间搁置,不但贬值快,还会受新型设备上市的冲击而导致卖不出去。法院会对姚某的出售行为及相关款项进行监管。最终,李某同意由姚某售卖机器。
与此同时,执行干警也化身“卖货郎”,积极到工业区实地寻找买家。经共同努力,该批机器最终以31.5万元的合理价格售出。
在执行款分配环节,之前为了利益互不相让的各债权人都同意执行干警的建议,优先保障工人工资。当天,工人们共分到27万元,与被执行人姚某握手言和。姚某也长舒了一口气,对执行干警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我院打造的‘鼎执温暖’品牌,专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快立快执、专窗办理、定期回访、司法关怀等方式,让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
鼎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国红告诉记者,“鼎执温暖”党建品牌自2024年创立以来,以党心连民心,不断提升执行质效,截至目前已开展涉劳动者权益案件集中执行行动11次,为241名农民工追薪1326万余元;开展司法救助5次,救助金额48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