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这就是我的巴郎子!” 81岁老人珍藏的照片主角是谁?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昆泉镇二连,81岁的图热妮萨老人总爱指着墙上一张合影,对前来探望的人自豪地说:“看,这就是我的巴郎子。”照片里,身着警服的黄永伟正和老人一起贴春联,两人脸上洋溢着亲人般的笑容。这段跨越血缘的亲情,还要从三年前那个温暖的午后说起。

“那天下午,我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一位年轻警察轻轻推开栅栏,用带着口音的维吾尔语问我:‘阿姨,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图热妮萨老人记忆犹新,“我以为这只是次普通走访,没想到这一来,就是整整三年。”

从那天起,黄永伟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三年间,200多次的探望记录背后,是无数个温暖的瞬间:有时他提着药箱来为老人量血压,有时带着新鲜果蔬来看望,更多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听老人讲述往事。

黄永伟帮图热妮萨老人喂羊

“去年冬天,我突然头晕摔倒在地,”老人说起最难忘的经历,“第一个念头就是给小黄打电话。”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不到十分钟,他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在医院忙前忙后,还垫付了医药费。我们明明非亲非故啊……”

如今,老人早已把黄永伟当作自己的孩子。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正如天山雪水滋润绿洲,悄然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图热妮萨老人说:“我虽无儿无女,但黄永伟就是我的巴郎子。”

这份真挚的情感也在连队里悄然传递。“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提起黄永伟,居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这样说。每逢春节、古尔邦节、中秋节,黄永伟总是格外忙碌。他都会带着米面、月饼等去看望图热妮萨老人,陪她过节;走进职工群众家中,和大家一起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见到孩子们,他也总要关切地询问学习情况。入警五年来,他还默默资助了两名家庭困难学生。

在这些日常交往中,居民们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香里,在相互拜年的祝福声中,真切地感受到彼此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依。这些温情点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黄永伟与职工群众共度佳节

在完成日常走访帮扶的同时,黄永伟始终牢记警察的职责。他将安全防范工作融入每一次入户走访,用方言向居民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细致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认真调解每一起矛盾纠纷。近五年来,他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60余起,办理案件40余起,执行巡逻防控470余次,开展便民服务1200余次。这些数字,见证着他守护这片土地的坚实足迹。

黄永伟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指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在我心里,这里就是我的家,这里的每一位职工群众都是我的家人。”黄永伟说。五年的时光,让他这个异乡人成了当地群众口中的“自家人”,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血缘和地域。

如今,图热妮萨老人的桌子上,总会摆着黄永伟爱吃的油馕和时令水果。每当有人问起,她便望着门口轻声说:“我那巴郎子,怕是又在路上忙得顾不上吃饭了……”这朴素的习惯背后,藏着的是一位母亲最深的牵挂。

大漠长风,吹不散警民情深;昆仑雪水,滋润着团结之花。黄永伟用执着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在西北边疆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深刻内涵。

人物简介

黄永伟,男,汉族,1988年3月出生,2021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司警衔,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第十四师和田垦区公安局昆泉派出所四级警长。2024年1月被兵团公安局评为兵团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基层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1次,2025兵团“最美人民警察”获得者。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