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河南省西峡县网格治理有妙招 小板凳议出大民生

核心提示: 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几张小板凳围成一团,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坦诚地沟通——在河南省西峡县,这样的“板凳会”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IMG_256

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几张小板凳围成一团,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坦诚地沟通——在河南省西峡县,这样的“板凳会”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IMG_257

“我就住在这水渠边,附近邻居有养鸡的,影响大,鸡叫吵得夜里睡不好觉。”紫金街道礼堂社区的网格员张冉在入户走访时,接到居民李女士的求助。

接到居民反映的养鸡扰民问题后,网格员张冉立即组织了一场“板凳会”。网格员、执法人员、居民群众围坐在一圈,坦诚沟通,最终养鸡住户同意处理家中的鸡,困扰多时的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IMG_258

这仅仅是西峡县网格化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全县划分农村网格2378个、城市社区网格110个,配备网格长2502名、专兼职网格员5392名。这些网格员走街串巷,收集问题,通过板凳会化解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坚实力量。

IMG_259

“从网格找问题,到板凳会解难题,核心是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沈广权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已召开板凳会80余场,协商解决民生诉求92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在西峡,党组织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全县构建了“乡镇党(工)委—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建立网格党支部91个、党小组1698个,真正让“小板凳”撑起了“大民生”。

如今,村庄树荫下、社区巷道口、农家院落里,几张小板凳就能引导群众开口讲问题、说诉求,变“单向传达”为“双向互动”,实现了民生需求的高效沟通,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IMG_260IMG_261IMG_262IMG_263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