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西县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基点,积极探索并实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多元参与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统筹联动,搭建基层协同治理新框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指挥棒”作用,制定印发《2025年工作要点》《重点任务责任清单》等指导文件,创新推行“1+2+7+N”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明确各单位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了纵向贯通县乡村三级、横向联动各职能部门的高效协同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制度,建立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通过常态化沟通联系、精准化政策解读、专业化工作指导,及时收集乡镇、社区诉求并动态调整工作策略,推动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推动落实情况及实际成效。

二是聚焦减负提能,释放基层治理内生新动力。聚焦“减负”和“赋能”两个关键,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与基层减负、三抓三促等工作贯通一体推进,创新建立“三从三减”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协助政务服务和负面事项3张清单,持续规范基层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出具证明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5.8%,累计清理悬挂标牌标识精简比例达59.82%,进一步减轻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负担,理清村级党组织事务边界,让村级党组织有更多的精力联系服务群众。

三是深化创新探索,构建群众自主治理新路径。编制了《陇西县各行政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汇编》,优化完善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人员、章程,推动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发挥常态长效。严格对照“五规范一满意”标准,结合实际制定《陇西县村务公开目录(试行)》,有效提升基层治理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机制,主动加强与政法(综治中心)、网信、数据等部门联动,统筹各乡镇社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将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解决在一线。坚持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作为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从行业一线工作者和行业商会协会负责人中筛选推荐省、市级特邀建议人,确定县级特邀建议人,累计办理人民建议10条、办结率达到100%,持续提升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四是紧抓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建设新形象。扎实开展高额彩礼整治行动,建立县、乡级领导包抓乡镇(村)名单及任务清单,制定出台《任务清单》《倡导性标准》《指导性规范》,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分层次对城市、农村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等作出量化“限高”,对婚丧喜庆等事宜的办理标准、申报程序、审批程序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让治理有章可循,让群众有据可依。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紧盯传统节日及重要时间节点,采取“线上宣传有广度+线下宣传有深度+文化活动有温度”的宣传模式,广泛宣传“零彩礼”“低彩礼”典型事迹,引导群众倡树婚嫁文明新风。针对全县35-59周岁大龄单身男性现状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农村单身男性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致单原因,并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任务共担机制,针对性落实优惠政策。精准聚焦大龄单身男性婚恋需求,组建232支乡镇、村妇联主席牵头的红娘志愿服务队,依托集体活动、入户走访开展公益婚介,并联合多部门举办青年联谊、集体婚礼等活动,促成多对婚恋关系。

五是夯实基层根基,培育专业化社工人才新梯队。深入落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全县现有一定规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涵盖取得资格证书、相关专业及培训合格人员。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组织骨干人员参加全省高层次研修示范班,举办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不断拓宽队伍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着眼优化队伍结构,通过政策宣传、动员引导,采取“发放考证书籍+线下集中授课+线上题库练习+周模考”方式开展考前培训,构建“报考-培训-持证”全流程培育链,组织多人报考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同比大幅增长,通过人数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