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山东烟台创新“科技赋能+末端治理”模式 守护港城平安

核心提示: 从智慧防控到警消联动,从企业自查到社区共建,烟台消防救援支队以科技为翼、以民意为本,正在走出一条具有烟台特色的消防安全治理之路。

烟台市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活跃、产业多元,现有危化品企业1643家,消防安全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烟台市消防救援支队以“科技赋能+末端治理”为主线,探索出“四化”管理新路径,推动消防安全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火墙”。

支队创新推出“一码统管”系统,通过为消防设施和重点部位赋码,实现基层场所户籍化管理。企业巡查人员扫码即可完成日常检查,系统自动生成检查清单,发现问题可即时上传、智能提示整改方式,有效解决“不会查、不会改”难题。该系统还支持非现场执法与远程调度,实现“风险可测、责任可溯、分级可控”,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

支队搭建“两化一网”风险监测平台、安全服务云平台等系统,接入智慧用电、可燃气体监测、独立感烟等物联设备,实现对医疗卫生、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7×24小时不间断监测。2025年9月,平台成功预警芝罘区某儿童医院配电室电压缺相隐患,及时避免了一起电气火灾。此外,“海绵消防”系统助力基层网格员提升检查效能,累计整改隐患1.6万余条。

针对“九小场所”火灾防控难点,支队与市公安局联合成立消防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指导意见,明确67项检查标准,建立“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同共治”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检查“九小场所”45.1万余个,整改火患33.7万余处,移送违法行为8020起,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支队推动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物联网建设,投入450万元为52个小区安装感知设备和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目前全市已建成充电端口16.2万个、电梯阻止系统1.61万套。同时,通过推广独立感烟报警器、建设“安全驿站”等方式,将消防安全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构建起“10分钟应急服务圈”。

在执法过程中,支队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压缩审批时限,简化申报材料。针对住宅消防设施维修难题,联合住建部门明确维修资金应急使用流程,已完成109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感。

从智慧防控到警消联动,从企业自查到社区共建,烟台消防救援支队以科技为翼、以民意为本,正在走出一条具有烟台特色的消防安全治理之路。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