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成都市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登上CCTV-2《经济半小时》

核心提示: 成都的“信托制”模式,通过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一笔物业费流向透明可查,业主成为资金的监督者与决策参与者。这种“阳光账本”不仅重建了信任,更激活了居民的共建意识

物业费本是用来维护小区环境,保障日常服务的,但现实中,业主常常抱怨交了钱却看不见服务,物业公司也诉苦成本高,难运转,双方矛盾时有发生。如何在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建立信任?

11月11日,央视财经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阳光”照见小区账本》,聚焦成都市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通过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一笔物业费流向透明可查,业主成为资金的监督者与决策参与者。

成都,常住人口2100多万,其中近70%居住在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小区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和最小细胞。

IMG_256

小区的物业费本是用来维护小区环境、保障日常服务的,但现实中,业主常抱怨“交了钱却看不见服务”,物业公司也诉苦“成本高、难运转”,双方矛盾时有发生。近年来,成都探索了一种新的物业管理模式,让小区的环境和秩序有了明显改观,物业费缴纳比例大幅上升。

IMG_257

“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由四个核心点构成,分别是小区物业收入是小区居民的共有资产、物业收支公开透明、依法建立小区自治体系,坚持党建引领。

IMG_258

近6年时间,成都采用这一新模式的小区数量已经达到1200多个,平均物业费收缴率超过98%,业主满意度超过98%,小区矛盾纠纷平均下降95%。

IMG_259

今年9月,成都郫都区蔚蓝卡地亚小区原物业公司突然撤离,小区所在的社区基层党委第一时间推荐了一家物业企业进驻。很快,小区的业主与选定的物业协商,制定出了新的物业服务预算,并在小区的公告栏中公布。

IMG_260

新的预算表中,小区全部收支明细被一一列了出来,包括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信息;公用设施的维护费;保洁、垃圾清运等各项费用的价格和总额,接受全体业主的审核和监督。

IMG_261

公告里还显示:在这份总收入为599.3万的物业预算中,物业公司年度酬金为13%,也就是77.9万元。这笔年度酬金和传统物业公司获取包干制利润不同。

IMG_262

包干制下,往往会产生物业公司故意压缩实际运营成本,降低服务质量的现象。而在新模式下,年度酬金则是业主明确支付给物业公司的利润,这笔费用是相对固定的,物业公司的利润和实际运营成本被有效地分割。

IMG_263IMG_264

在新模式下,成都中航城小区的物业收支也公开透明。物业收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查询密码向每个业主公开。业主不仅可以随时查询银行账户每笔开支的明细,也可以随时查询该小区物业公司每一笔支出。

IMG_265

物业预算公开表决、透明公布,不仅每笔开支都放在了阳光下接受监督,同时,物业承担哪些服务,不承担哪些服务,也都清晰明了。这种双向透明的管理模式,有效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物业与业主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新的小区治理模式怎么解决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呢?

IMG_266

“五方联动协商议事会”通常由‌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组成的核心成员参加,根据需要,可以邀请社区民警、律师、下沉干部等参与,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及时化解业主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IMG_267

在成都的骑龙社区,一些居民喜欢在小区绿化带里种菜,其他居民则认为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五方联动协商议事会”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决定把小区部分绿化带改成菜地,种上了生姜、香葱、茄子、黄瓜,但同时要求种菜的居民必须保持菜地干净整洁。

IMG_268

在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下,一个个小区变得更宜居。有些规模较小的小区开始主动合并为中大型小区,实现治理资源整合。有些小区则忙着募集资金,给小区升级换新。

IMG_269

自己的资产,自己保值增值。成都成华区兴元华盛二期小区的业主们通过“五方联动协商议事会”,先后发动5次百万募资,由业主自愿捐资,解决小区公共空间的维修问题。

IMG_270IMG_271IMG_272IMG_273

在成都多地,每当一个小区爆发矛盾时,基层党组织就向居民推荐党建引领信托制小区治理模式,成功引入后,矛盾往往快速消失,并且很少反弹。

IMG_274

记者在采访时,不断见到基层党组织忙着引入新模式的身影,还碰到成都市党校率领50多个社区书记到不同的小区参观学习。

IMG_275

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甘立军:我们每年对社区工作者,包括两委干部,都要进行培训。社区书记是其中重点的培训对象,他们得懂这套方法,并且从内心去认同这套方法,才可以和群众无障碍的交流沟通、有效发动群众。

IMG_276

成都的“信托制”模式,通过打破信息壁垒,让每一笔物业费流向透明可查,业主成为资金的监督者与决策参与者。这种“阳光账本”不仅重建了信任,更激活了居民的共建意识:当业主看清服务与资金的匹配关系,自然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这一实践证明,信息透明化不仅能化解物业纠纷,更能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共创”,为现代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