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里假意租房、暗地设局诈骗,打着“名托卖房”幌子、实则实施行骗。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精准研判、缜密侦查,成功侦破1起购房诈骗案,并循线深挖、扩线追查,一举查破同类诈骗案件11起,抓获涉嫌诈骗及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犯罪嫌疑人2名,为受害群众追回被骗现金40余万元,有力打击了此类涉房诈骗犯罪嚣张气焰,切实维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租房“奇葩”:付了租金不入住
2025年8月初,安宁区某新建小区房主周先生接到寻租电话,对方声称看到周先生发布的新房出租信息,想要预约上门看房。次日实地看房后,租客伍某表示要立即租下房屋,但也向房主周先生提出一个“不情之请”:自己对外部环境敏感,想先“预租”一个月适应环境,期间房租“付一押一”,一月期满之后如果不续租,押金直接抵偿给房东。
听到条件有利,周先生一口答应。一个月后,伍某向周先生表示,自己一直不能适应新房环境,故未能入住,房屋不再续租,押金无需退还。彼时的周先生只觉得奇怪:付了租金又不入住,这样“敏感”的租客实在是少见。但周先生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新房已经被伍某用来制造陷阱。
偷梁换柱:租客摇身变房东
“临近中心医院、毗邻广场,公交地铁下楼就到。”8月中旬的一天,市民章先生在某新建小区看房,介绍人正是伍某,房子则是他从房主周先生处租来尚不满一周的这套安置房。此时的伍某俨然一副热心房东的样子:“这是分给我个人的安置房,手续证明啥都齐全,优势就在价格低,您确定要,我这儿选房凭证直接转让,房产证明可以过户。”

说着,伍某展示了各类“证照手续”,还不忘补上一句:“位置好、价格低,看的人多,出手也就个把月。”一周后,章先生就与“房东”伍某签订了购房合同,并预交了24万元定金,双方约定两个月内完成转让过户手续。可随后的日子里,伍某一直推说有事,最后干脆彻底失联。
一纸空文:证照凭据全是伪造
定金要不回、新房没着落。9月底,慌了神的章先生向安宁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报案。民警仔细核查后发现,章先生提供的选房凭证、房产证明等一系列证照手续均系伪造,就连伍某的留下的身份证也是假的,所谓的购房合同、交房保证书更是一纸空文,所幸章先生当时拍下了交付“定金”的现场照片,民警通过照片很快掌握了伍某的外貌特征。

民警随后联系到真正的产权人周先生,了解到伍某是在房屋租住期间,冒充房东将房屋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挂牌出售”,并凭借伪造变造的证照手续骗取章先生的信任,以收取定金为名套取钱财。民警结合伍某的作案手法分析,断定其作案绝非一起,且背后大概率有同伙共同实施犯罪。
精准收网:牵出造假“案中案”
10月中旬,办案民警在网络平台锁定一条本地可疑售房信息,随即以购房意向者身份预约实地看房,在约见现场成功抓获冒充房东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伍某。
经审讯,伍某如实供述作案套路:其专门在网上筛选价格低廉、新交付的安置房出租信息,以“仅租一个月”为借口短期承租后,立刻冒充房屋产权人,使用伪造的房产证照,以 “高性价比售房” 为噱头,骗取受害人信任并套取钱财。
案件深挖过程中,民警发现伍某的“发小”商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商某明知伍某实施诈骗,仍长期为其伪造变造各类证照、发布虚假售房信息,事后还参与赃款分赃。经查,2024年至2025年间,二人结伙以相同手法连续作案12起,诈骗12名群众,涉案金额高达133万余元,部分受害群众直至案发都未察觉自己被骗。

目前,犯罪嫌疑人伍某、商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安宁分局已成功为群众追赃挽损40余万元,剩余涉案款项追缴及案件后续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