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八个一”管理模式破解出租屋流动人口治理难题

核心提示: 赣州市南康区作为“中国实木家具之都”,经营主体密集、人口流动频繁,中心城区出租屋管理难、流动人口服务杂等问题曾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

赣州市南康区作为“中国实木家具之都”,经营主体密集、人口流动频繁,中心城区出租屋管理难、流动人口服务杂等问题曾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今年以来,为破解难题,南康区以“先试点、后推广”为路径,创新推行“八个一”管理模式,在东山街道金融花园小区、南水街道惠民家园小区率先试点,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从“松散化”推向“精细化”,从“单打独斗”转为“多元共治”,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平安防线。

IMG_256

一个智能门禁,守好安全“第一道门”

试点小区每栋出租屋均安装进出口智能门禁,承租人需完成居住申报、身份核验后方可获得进出权限。房东通过门禁系统实时掌控房屋进出动态,精准甄别承租人身份真实性与安全性,推动出租屋安全管理从传统“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为租户营造更安全、卫生的居住环境,成为平安治理的“硬核屏障”。

一个管理平台,激活数据“智慧引擎”

南康区开发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聚焦“人房绑定”“扫码报备”“分级管理”三大核心功能,整合数据采集、评级打分、巡查管理等模块。房东、租户可线上上传信息、申请星级评定、查询招租详情,管理员后台核验数据、开展动态巡查,解决人工采集信息效率低、更新慢的痛点。平台数据由公安机关统筹,同步开放至乡镇(街道)及社区,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管理服务更高效。 

IMG_257

一套星级评定,精准施策“分类管”

出台《赣州市南康区出租屋评级管理工作方案(试行)》,整合政法委、公安、消防、应急等多部门力量,从社会治安、房屋安全、管理服务等五个维度制定评分体系,将出租屋划分为“五星级”至“禁止级”六个等级,实行“一屋一码”“以房管人”。对不同星级出租屋实施差异化走访巡查与服务指导,督促房东整改隐患。目前,试点小区已评出五星级出租屋106栋、四星级出租屋252栋,以评级促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一所综合服务站,打造便民“一站式”平台

对标深圳先进经验建设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站,设立服务窗口、便民服务台、纠纷调解室、暖蜂驿站等功能区域。整合公安、住建、消防救援、城管、司法等部门职能,提供信息登记、证件办理、政策咨询、纠纷调解、安全宣传等“一站式”服务,让房东租户无需多部门奔走,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让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IMG_258

一套规范档案,实现信息“全留痕”

依托网格员和管理平台,推行“一人一档、一屋一档”管理。通过上门排查登记与自主申报备案相结合,组织房东填写《出租房屋备案登记表》《承租人承诺书》《治安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书》“一表三书”,同步将信息上传至平台,形成动态更新的电子档案。目前,试点小区已完善出租屋“一屋一档”资料358份,实现人员、房屋信息底数清、情况明。

一套统一编码,筑牢“人房绑定”基础

对辖区建筑物和房屋(含出租屋)实行“一楼一卡”“一房一卡”编码管理,确保每一栋建筑、每一套房屋都有唯一“身份标识”。精准的编码体系实现“人房精准绑定”,让管理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一名楼栋长,激活基层“神经末梢”

推行“党建引领+楼栋长责任制”,以楼栋为单位选聘384名房东或二房东担任楼栋长,成立楼栋长协会、理事会等组织,纳入村居管理体系。楼栋长化身政策宣传员、信息联络员、矛盾调解员,协助社区开展日常管理服务,打通治理“最后一米”,形成“小事不出楼栋、大事及时上报”的治理格局。

IMG_259

一支专业队伍,压实治理“责任链”

优化网格设置,将试点小区原有2个大网格细分为9个小网格,按照“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若干名兼职网格员”模式配齐队伍,聘请优秀楼栋长、老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辖区派出所安排2名民警常驻社区,消防、城管、市监、应急等职能部门指定专人入驻网格,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管理责任层层落实、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置。

如今,试点小区出租屋管理规范有序,流动人口服务精准高效,矛盾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八个一”管理模式以精准化、智慧化、便民化的治理举措,破解了长期以来的管理困局。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