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黑龙江省亚布力人民检察院会同绥阳、绥芬河市、宁安市、海林市、穆棱市、东宁市、林口县人民检察院协商会签《黑龙江森林食物省域公用品牌“九珍十八品”检察保护协作协议(试行)》(下称“《协议》”),携手构建牡丹江流域内“森林粮库”建设,服务龙江绿色高质量发展。
“九珍十八品”作为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森林食物省域公用品牌,是按“珍贵、珍稀、珍馐”和“品质、品韵、品位”两套标准,从全省700余种森林食材里优选出的猴头菇、松茸、黑蜂蜂蜜、林蛙、红松籽等27个最具代表性的品类。目前,已有四批次500余款特色林产品,具有“高寒基因、高倍营养、产业升级”三大核心价值,食物的生长环境、物种保护与产业链条具有整体性与关联性。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食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牡丹江区域检察机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服务大食物观落实到具体检察履职实践,不断探索构建系统长效司法保护格局,从而打破地域壁垒、整合检察资源、破解“碎片化”监督困境。
据了解,此次八地检察机关签署的《协议》明确,将紧紧围绕“四大检察”职能,聚焦“九珍十八品”从山林到市场的全链条采运供销环节,实施分类精准司法保护:对珍稀野生类实行最严格保护,禁捕禁采;对林下培育类规范种养,保障源头;对药材活性成分类推动可持续采集,保真增效;对野生食用菌类强化护育结合,保障安全;对品牌市场类净化市场秩序,护航知识产权。通过协同履职,实现生态基底守护到产品创新转化的全方位司法保障。
《协议》还强调,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提升线索筛查、现场勘验与生态损害评估的精准度;主动加强与林业草原、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形成“检察协作、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森林食物品牌大保护格局。
后续,八地检察机关将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共同研究、联合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九珍十八品”检察保护的精度与效率,以协作为契机,持续深化一体化履职,凝聚合力、务实推进,为龙江森林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检察支持。
延伸阅读:“九珍十八品”
“九珍”:以珍稀、珍贵、珍馐为标准,包括猴头菇、松茸、灵芝、野生蓝莓、黑蜂蜂产品、林蛙、人参、毛尖蘑、刺嫩芽,突出自然馈赠的稀缺性与高价值。
“十八品”:侧重品质、品位与产业化,涵盖红松籽、黑木耳、白桦汁、榛子、西洋参、刺五加、椴树蜜、鹿产品等,融合现代工艺,满足健康与便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