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北京互联网法院:“行走的法治课”开讲,中学生解锁学法新课堂

近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走进北京互联网法院“行走的法治课”,通过观看普法视频、了解典型案例、学习网络素养课程等方式,开启了一堂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沉浸式”普法之旅。

活动伊始,同学们观看了普法微视频《西游网事》,对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涉网纠纷、典型案例有了初步了解。工作人员介绍了法院的主要工作职能、logo设计理念,为大家发放活动手册并讲解了使用方法,让同学们在参观中直观了解司法机构的运作逻辑,了解活动的特色内容。

在引导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逐站打卡、集章通关。第一站“互宝魔法屋”通过在线诉讼模拟、人工智能应用,让同学们体验了数字技术赋能司法的前沿成果;第二站“互联网少年法庭”以法庭实景观摩、法治创意设计,向同学们传递了未成年人司法理念和网络法治观念;第三站“网络文明守护岛”依托微剧场演绎、文明倡议、宣讲互动等,针对性防治网络欺凌与网络暴力,帮助提升同学们的思想道德和网络文明水平;第四站“网络素养集结号”聚焦网络安全保护、不良信息鉴别,结合“四色预警”系统卡、《家庭用网公约》等实用工具,为同学们讲授网络素养课程,帮助大家筑牢网络法治意识。

ccd42efebb53f4be94f3156ed6144743

“这堂‘行走的法治课’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法治的重要性”“未来,我要做懂法守法的数字公民”,在最后一站的网络素养课程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学习体悟。

北京互联网法院推出的“首互未来”研学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中小学数字时代网络素养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要求,依托与市教育两委联合建设的“北京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和“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布《我的网络奇妙旅行——“首互未来”研学手册》,以“网络e星球探索”为趣味故事主线,串联起特色打卡关卡,将网络素养教育巧妙融入沉浸式体验与现场式教学,推动互联网司法资源与法治教育场景深度融合,切实助力数字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下一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以“两个基地”新址启用为契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网络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董振杰 通讯员 王妙婷

图/北京互联网法院 李博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