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做细微网格:千年古街构建社会治理“善治服务”工作新格局

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是镇江唯一地处景区的“窗口型”社区。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社会治理工作“双融双服务”,即融入街区和社区、服务游客和居民,大力实施“服务一条街”微网格治理工程,积极探索“社区街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依托街区网格内功能区划分,在基层网格内再分“微网格”,进一步延伸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触角,推动城市社区“大党建”与“微治理”同向发力、相得益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服务”工作新格局。

一、微网格建在古街上变“月明星稀”为“月明星耀”

走进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网格化服务标识随处可见,俨然已经成为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介绍,为了解决网格治理覆盖不到位、网格长作用发挥不明显、资源整合利用不科学等难题,西津古渡社区创新性的在街区网格内设立“二级微网格”,把“微网格驿站”建到古街上,实施以“治理亮身份、服务亮标准、担当亮作为”为核心的“三亮”工程,探索推行社区、网格长、游客“三维”评测办法,让流动的古街市场有了“铁打的营盘”。 
“之前按照人口规模划分的网格较大、较宽泛,街区人流量大、人员组成复杂,传统的网格服务模式与景区的发展已产生脱节,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我们在街区网格的基础上创新性设立‘二级微网格’,以更小的单元为微网格治理单位,来满足街区网格化治理的实际需求”,西津古渡社区党委书记史梅玲介绍。原先,街区网格凝聚力不强,网格长(员)和商户之间“各自为战”,“微网格”治理实施以来,街区商户逐渐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参与共治共建、志愿服务,主动为游客、居民提供免费的茶水和创可贴、针线包等急需品,主动意识进一步凸显,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把服务送到商户里变“一厢情愿”为“两情相悦”

如何将社区的资源融入街区?如何将街区商户的资源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所用?这曾是困扰西津古渡社区的一道难题。为此,社区在12户商户内设立“微网格驿站”,招募了包括公益达人、非遗传人、文艺精英、网红店主等在内的28位“公益网格员”。 
过去,社区与商户之间往往缺少双向互动,相互之间的沟通较为被动,“想干而无法干”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通过“微网格驿站”议事机制,及时双向沟通了解需求,通过签订双向服务清单,列出了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公益课堂等9个类别12个服务项目,细化分解了双方可提供的资源、服务内容、服务频次,达到了一种互惠互利、互帮互助的效果。 
“我们每年会参与认领社区居民微心愿,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茶艺、书画等兴趣培训……网格长(员)会主动帮助我们链接金融、法律等多方资源,帮助我们解决各类难题。现在,我们已经日渐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在古街,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善治带来的实惠。”江苏省政协委员、新津荟副会长吴华芳说道。

三、融治理在发展中变“单打独斗”为“共治共享”

走进党员商户古渡保和堂二楼的“微网格驿站”,一场由网格员召集的议事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来自区税务局、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街区“公益网格长”正在针对在走访中发现的街区垃圾桶设置数量不足、设置位置不合理这一问题,共商解决之道。 
据了解,西津古渡社区坚持将网格建在古街上,构建了“1+6+N”的网格员梯队(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网格长,6名社区、街区居民骨干担任专职网格员、N名志愿者担任公益网格员),打造“社区党委—网格—微网格”三级治理模式,主动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网格力量向基层下沉、在基层聚集,为街区商户提供精准有效、丰富多样的治理服务,进一步推进街区治理人性化、精细化、法治化,真正形成街区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