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张云飞: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坚持从思想上发力,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笔者将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初步概括为“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的政治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低碳发展观、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等十二个方面。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实践创新成就和理论创新成果。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后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五个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此基础上,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四个一”的判断。即,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一条重要方略,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当中的一项重要理念,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一战。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在“四个一”的基础上指出,美丽中国是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总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框架,要在“五位一体”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当中。基本方略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线,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要在新发展理念构成的整体中推进绿色发展。攻坚战役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课题,要在统筹三大攻坚战中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中国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要以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最终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五个一”就成为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的政治原则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西方社会,环境运动一般是民众自发发起的,绿党虽然作为在野党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版图中,但大多数绿党都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社会精英,他们很少言明自己的阶级属性和阶级主张,更不代表广大工人和穷人的利益。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鲜明地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十九大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了党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首要原则。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只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党的领导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如今,在一系列党内制度和法规的引领下及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组织保障下,我国生态环境已然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为了更好地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需要更加坚决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党全面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健全中央环保督察制度、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以强有力的党的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就其要义来讲,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整合。可持续发展主要突出的是代际公平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构成和整体要求。绿色发展是发展理念的变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了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指向的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和成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和路径。我们不仅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本方略,而且要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这一基本方略。

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将党的基本理论与这一基本方略统一起来,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牢固树立和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要将党的基本路线与这一基本方略统一起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将党的基本纲领与这一基本方略统一起来,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之,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看作贯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

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发展和环境、现代化和生态化的矛盾。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基于当地群众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宝贵经验做法,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山”理念,党的十九大将之写入了党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深刻而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要求我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理念。换言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观上的变革由此产生。

党的十九大之后,“两山”理念的科学含义和实践要求得到了进一步拓展。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时提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态退化地区只有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使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机和活力,再度成为金山银山。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要使“冰天雪地成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保护好冰川、冻土、冰雪等高寒地带的资源,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生态文旅产业,那么,高寒地带的冰天雪地也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显然,“两山”理念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要求。只要因循自然之道,坚持因地制宜,就可以将生态劣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

以“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为重点的生态共享观

西方社会的生态治理以资本为中心,充其量只能达到生态资本主义*。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典范。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鲜明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考查到贫困和环境的恶性循环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为重点的生态共享理念。

生态共享就是要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在扶贫攻坚战当中,“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的条件和路径,通过建设重大生态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等,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其中之一的表现是,“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贫困治理的彻底成功,当前仍有许多脱贫群众处于脱贫与返贫的边缘,尤其是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必须面对的挑战。为此,要进一步巩固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的成果,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

“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的健康观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生态环境健康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这要求我们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说明,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从四个方面着力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一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科研力量布局。二是要加强法治建设。认真评估、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好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控,保证生物安全;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疫苗安全。三是要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形式和方法。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成功实践。在坚持清扫卫生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内容,尤其是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倡导和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四是要大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强化防疫措施协调性,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形成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国际合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守以“生命至上”和“敬仰生命”为核心的科学的生命观;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健康”的生态环境健康观为纲,站在长远和战略高度,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远远超越西方生命政治的范式。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系统方法论

自然界是一个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自然要素、自然过程、自然系统彼此间互相不可分割,因此,按照系统工程的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要求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将“沙”加到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态系统中,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除山水林田湖草沙之外,冰川、冻土、冰雪等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安全。2021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历史上,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一度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这一系统方法论,为我们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更好地统筹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治理提供了重要指引。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生态治理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要求,并将之写入了党章中,完善了党章中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2018年3月,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被写入我国宪法当中。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不可动摇,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四个方面来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前三者覆盖生态环境、资源、生态安全三个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领域,后者强调了相关责任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一个兼顾“物”和“人”的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由此形成。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与西方“多元”治理模式不同,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进行“多方共治”,将“一元”和“多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等要求。我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明确。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低碳发展观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就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上表明了中国将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的态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通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双碳”的顶层设计就此完成。从源头上来看,要推进能源革命,强化节能减排,切实将碳排放总量降下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推动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发挥好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库”作用,切实将空气中的碳固定下来。从工作环节来看,要在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领域推进绿色低碳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支撑手段来看,要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统一起来,综合运用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等手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保障机制来看,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积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抓生态文明建设也要靠精神”的生态文化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也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生态文明信念不动摇,弘扬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

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生态文明事迹,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例如,1962年—1964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战风沙、斗“三害”,开创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现在需要弘扬、需要秉承的一种精神,因为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再如,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红旗渠工程队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又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右玉历任县委书记展开植树接力,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共同点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尊重自然和战天斗地的统一,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体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高尚情怀和远大志向;坚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利在长远,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安康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懈奋斗。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这些精神,让生态文明的旗帜高高飘扬。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

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理应携起手来,加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相比西方社会采用以邻为壑的方式输出污染,甚至发动能源战争破坏生态环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愿景,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按照上述原则,我国大力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在气候治理上,我国坚持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巴黎协定》生效,促使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和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取得预期成果。在海洋问题上,我国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呼吁人类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我国于2019年和2021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呼吁人类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我国提出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命题。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夯实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的自然物质基础。在发展观的层面上,要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促进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观的层面上,要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实现全球社会经济正义和生态环境正义的统一,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简言之,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就是要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这深化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原则,高度彰显了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的国际担当,充分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开放胸怀和广阔视野。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文明观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在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以分裂和对抗为特征。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规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将之纳入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要求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才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搞好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对内治理对外转嫁污染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将生态文明的原则、理念和目标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阶段和各方面,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以可持续方式将人类文明推向未来。这样,我们就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西方现代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进路,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历史的终结”,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只有坚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那么,发展中国家就能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弯道超车。

总之,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就和经验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强大的创新力和无限的感召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进展新论断新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022JZDZ00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责编:罗 婷/美编:石 玉

New Development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ince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Zhang Yunfei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vit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mid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ew Era, the Party has, through sustained efforts, developed systematic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in the author’s opinion, includes 12 aspects, such as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basic strategy of “adhering to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ity and nature,”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incorporating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jointly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life on ear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s seen sweeping, historic, and transformational changes, making China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contributor, and torchbearer in the global endeavor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new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 new model for human advancement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