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解析 > 正文

程秋君 赵悦: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格局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自然孕育出人类,人以自然为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万物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推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共存、人与自然共荣。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体现,是一种境界性的审美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弘扬生态美学的中国传统智慧,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生态美学为科学指导,吸收借鉴西方“诗意栖居”的具体生活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探索出一种具有深刻原创性的生态美学路径,在保育自然中与自然共生、在尊重自然中与自然共存、在绿色发展中与自然共荣。

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养分。自然既是温顺又无私的母亲,又是既脆弱又敌对的孩童。当自然被人无度地控制、索取时,人与自然的脐带将遭遇断裂,荒凉的土地再也无法给人类输送养分,海平面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自然是生命之母,也是脆弱的婴儿,人要像爱护孩子、尊敬母亲一样对待自然,保护、培育自然,唯此,人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人类以自我为主体认识世界并赋予在世之物以价值。同时,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所需的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如何对待自然:“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在相互抗争与相互依赖中共存,人要从自然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料,又要与自然相抗争,自然与人的这种共存必须遵循一种生态的平衡。这种生态的平衡要求人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否则“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

世界是在辩证运动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同发展。人在实践中发展自身,这种发展依靠自然所提供的物质与精神资料。“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与自然整体是不断发展的,人利用自然发展自身,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的发展。自然为人的实践提供所需要的原料,为满足发展的需求,人对自然继续进行改造。自然在不断的进化中推动着人更高一层的发展。自然与人相互推进,彼此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摒弃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学基础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生生不已、大化流行、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强调天地、万物与人共生于道,负阴抱阳,在阴阳二气相交中达到和谐状态。《周易》有:“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强调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礼记·月令》以节气、星象、物候等作为标志,指导民间的生产劳作、政治律法等,使人的社会节奏与天的运作节奏相对应,在一种生活日常化的实践中体现了天人相通的理念。中华传统美学体现了万物浑然一体、和谐共生的人生美学境界,方东美先生称之为一种“沛然的道德园地”,一种“盎然的艺术意境”。这种诗意的中华美学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传统来源,也为“诗意栖居”的践履提供了境界引领。

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马克思肯定了自然的客观性与先在性,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进化出来。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同时把自然界当成自己无机的身体。人类依赖于自然,自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物质与精神资料,同时也因人类才具有价值。“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将“美”与社会劳动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的社会生产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并且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肯定劳动与美的结合,并以在生产中遵循美的规律为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支撑。

新时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实践路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中,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育的关系,自然孕育了人类,人也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育自然。“保育”,一方面是“保护”,一方面是“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重点提出,必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古代农耕社会中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朴素生态观的再现,体现了中国古代所崇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本真状态、人与自然共生之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为此,必须重点统筹生态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坚持系统治理生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在发展中坚守环境安全的底线,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格局。“保育”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点方向,在这个概念之下,自然不再是无私奉献、取之不尽的母亲,也是需要我们保护的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现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正是为了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体现了人类生命主体的高尚与尊严。人与自然也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果早已被我们所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而牺牲环境换一时发展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人绝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来发展经济,否则就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协同增效”的道路,使“美丽中国”的愿景成为现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系统,统筹兼顾,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平衡,坚持绿色发展经济。人如何在与自然的健康关系中发展,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