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七里河区黄峪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王官营村蝶变如画卷

金秋10月,漫步在黄峪镇王官营村,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排排大棚果实累累,一股股生态新风扑面而来,一幅家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

王官营村地处黄峪镇最北端,距市区4公里,共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10户,总人口3083人。近年来,王官营村坚持“典型示范、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思路,以示范建设引领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以人居环境整治重塑乡村秀美形象,以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五个振兴”协同发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规划先行 引领乡村“百花齐放”

沿128县道走进七里河区黄峪镇王官营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苹果红、萝卜绿、软儿犁黄等各类蔬菜水果硕果累累,让人身心舒畅、惬意十足。“现在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老百姓都住上了小康房,村上的环境优美,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王官营村村民蒋得元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从昔日的“黄土坡”到如今的“绿富美”,王官营村的嬗变正是王官营村党支部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的一面镜子。乡村建设必须突出村庄规划,尤其是规划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使农民能长期受益。为此,王官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村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条件,将“彩虹”城市理念植入乡村建设全过程,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保留村庄原有纹理,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王官营村党支部抓住“三变改革”发展机遇,通过党员带头发展乡村产业,利用土地流转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在“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西山岭村小组养殖业,河子村小组蔬菜大棚业,王官营村小组大棚果蔬业,阴洼、车家坝、堡子和阳洼村小组以韭黄及工程机械为主的综合立体产业结构。通过党员带头养殖,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参与,目前我村拥有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四个,小型养殖场逐年增加,形成了党员带头示范,群众以观促学、党群互学共进的良好局面。王官营村为乡村振兴提交出一份美丽答卷。

三大革命 提升乡村“美丽颜值”

青瓦白墙、小桥流水,环境宜人、庭院优美,生态宜居、生活幸福……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首场“硬仗”。

10年来,王官营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组织年轻党员对区域内排污口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通过“4+X”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垃圾,累计清理河洪道达3000余米。近两年,王官营村通过小康村建设项目,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处、新修排洪渠900米、硬化村组道路2500米、栽植绿化树种3000余株;实施“点亮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400盏。

王官营村坚持改厕、改炕、危房改造“三改”行动,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小清新”取代了之前的“脏乱差”。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不由得称赞:“环境干净了,日子更美了,住在农村真是好!”

“厕所革命”引领文明乡风,王官营村党支部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长效运行”的思路,积极推进全村农户厕所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已完成厕所改造500户,覆盖率达到80%。

 “土炕革命”创建清洁村庄。农村大多是土炕,因为使用秸秆、柴草煨炕,而燃烧麦草秸秆和牛羊粪便又会产生大量白色炕烟,既污染空气,也让人身上沾满了炕烟味。为有效减少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民住房保温条件和居住环境,王官营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以推广清洁能源为主攻方向,遵循“由近至远”原则,实施“农村土炕”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城郊“炕烟围城”问题,从源头上治理村子柴火乱堆乱放现象,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截止目前,全村已完成土炕改造130余户。

 “危房革命”推动人居环境改造。在充分尊重考虑农民群众建房意愿和实际需要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房拆废拆危拆旧建新,加大闲置废弃农房拆除清理力度,积极动员农户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使用的住房,努力消除“视觉贫困”,目前,已拆除废旧房屋9院,实施风貌改造15户。

因人施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王官营村从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户30户122人到现有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党支部因人施策、精准帮扶,根据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脱贫能力,确立“党员结对”帮扶政策,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原则,通过学习和引导,让贫困户树立信心,从精神层面先做到“脱真贫和真脱贫”,再同步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开办“陇原巧手”针织、家政服务、牛肉拉面、中式烹饪、美容美发、挖掘机等各类培训班,提高就业能力,对取得各类资格证书、考取驾驶证的还给予一次性学费补贴;为有意愿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城市清扫保洁员、乡村保洁员、白家坪物业管理、安保和护林员等工作岗位,此外,依托村域民营企业,根据就近原则帮扶困难群众,解决外出困难群众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