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正文

村民“大管家” “管”出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八里镇推广运用村民“大管家”智慧管理平台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引言:八里镇村民“大管家”智慧化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支撑,集信息化、可视化、实时化为一体的微信应用小程序。最初设想是把基层党组织、乡村两级面向广大群众的各类服务事项置于平台之上,

引言:八里镇村民“大管家”智慧化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支撑,集信息化、可视化、实时化为一体的微信应用小程序。最初设想是把基层党组织、乡村两级面向广大群众的各类服务事项置于平台之上,让群众坐在家中以及生产生活之余,在指尖上实现政策咨询、事务办理等。经过研发团队和乡村两级的共同探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社会治理更加高效赋予了生命力。该小程序平台完善增加了旨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的积分兑换功能,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群众向善向好、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的红黑榜功能,以及实时表达意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网上说事办事功能,使该平台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说事办事点对点、好事坏事人人评、村级事务全参与、治安管理全在线的目标,为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背景和起因

八里镇辖10个行政村63个自然社,总人口4035户19325人。全镇共有流动人口1542人,有厂矿企业2家,有门店商铺1336家,出租房屋491间,重点管控人员137名。全镇地处城郊结合部,312国道、平定高速、静庄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人口结构复杂,加之近年来引洮工程、静庄高速、330千伏输电工程、城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寺山东二路、棚户区改造等省市县重大项目先后在镇域内实施,涉及“两违”管控、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高速公路施工历史遗留问题等信访矛盾问题突出,社会管理呈现多元化,社会治理难度大。

近年来,八里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平安乡镇为目标,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主线,按照“小积分大管家、小阵地大平台、小网格大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基层治理,建设融菜单化服务、积分制管理、网格化运行等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村民大管家”信息管理平台,深化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提高现代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开发“大管家”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综治+互联网”模式,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综治”品牌为出发点,采取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推行户主身份证号认证登录制,研发集八里党建、红黑榜、法律法规、便民服务、积分八里、村民说事、网格八里等七大功能为一体的“八里镇村民大管家”小程序,将“五治融合”理念贯穿到应用功能之中,积极整合县直部门、镇直机关各站所服务职能,推进综治工作向网络关口前移,有效实现宣传引导、民意收集、问题排查、便民服务等信息化、智能化。截止目前,采集、录入村民基本信息实现全覆盖,认证用户达到12000余人。充分依托综治中心,高标准建成集调度、研判、分析、服务为一体的“村民大管家”管理中心1处,设置村级“村民大管家”工作室10处,配备管理员11名。同时,联合县政法委、法院、司法局、公安局等职能部门,牵头设立村级法官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警务工作站等,积极推行治安联防、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通过打造“智慧综治”品牌,使“大管家”平台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主渠道、解决民生问题的主战场、提供便民服务的主窗口。

二是推行“积分制”管理,人人参与凝聚社会治理新合力。坚持“村民为主、人人参与、村事村管、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按照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综合治理和特殊贡献等,制定积分攻略7大类62项,并进行积分量化,积极实行“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机制和“十星等级”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爱心捐款、村级办公经费等,建成线下村级爱心超市1处,通过配套研发线上爱心超市小程序,建立“积分兑换联盟”商家9家,同步开设线上“积分八里”换购商铺10个,有序组织村民开展线上申请积分→村级管理员后台审核→给予相应积分→累计到道德储蓄银行→换购商铺兑换生成二维码→商铺管理员扫码→领取相应实物。通过线上积分,线下兑换,有效激发了群众共同参与村社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解决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截止目前,共开展积分申请52次,审核通过32次,兑换实物11次。

三是探索“订单式”说事,畅通民意践行有事好商量思想。坚持巩固和完善“村民说事”制度,一方面,依托线下民情会客厅、村民说事点和村民说事长廊,通过对开展村民说事事项的说、议、办、督、评等5个环节,在“大管家”平台逐项进行公开公示,倒逼每个责任人履职尽责。共计开展线下村民说事13项,公开公示土地纠纷、高速公路施工遗留历史问题事项等65件,全面接受村民监督。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和收集渠道,开通线上“我要说事”通道,推出矛盾纠纷类、征地拆迁类等八大说事类型,实行我要说事→已派单→正在办理→已完成等四个流程的“订单式”闭环说事管理机制,村民按照说事类型进行网上留言,镇级“大管家”综治管理员针对问题类别和说事地点向机关各站所办或责任村进行派单转办,直接承办人或承办单位第一时间进行办理,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引导群众“有事你来说、有事我来办”,有效将矛盾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创建“无讼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共计收集村社发展类、征地拆迁类等说事问题8件,正在处理3件,已完成5件。

四是采取“多元化”举措,倡导新风构建平安乡村新面貌。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实行“红黑榜”管理机制,制定创评标准和创评流程,依托“大管家”平台,设立网络红榜和网络黑榜公开公示渠道,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各种评选活动,网络红榜主要对村里孝老敬亲、邻里和睦、贡献爱心等正面典型进行宣传;网络黑榜主要对不赡养老人、赌博败家、酗酒家暴等违反村规民约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截止目前,红榜共计公示善行义举等正面典型6人次,黑榜共计张榜警示批评教育1人。坚持把综治工作实效融入到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一方面,增设法律法规功能,方便村民在线学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运用法律思维维护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增设便民服务功能,整合便民服务大厅、司法所、法官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职能,为群众在线免费提供法律文书样本、各类民生办理流程等,提升了综治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效,实现了“村民有事一点通,部门服务零距离”,有效打通了“平安建设”半径。截止目前,共计免费提供民事起诉状样本、法律援助流程、打官司所需各类材料等文本45项,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五是构建“可视化”监管,网格联动社会治理无死角。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镇10行政村划分为63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网格长和网格员,选配专职网格员293名。实施“1+1+3”网格组团化运行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由法官、法律顾问、片区民警组成的3名兼职网格员,在每个网格内开展组团式巡查、代办、服务等,组团管理实现全域覆盖、多员共治。积极将网格管理机制搬到“大管家”平台,设立“网格八里”功能,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防控范围。依托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率先在小山村重要路段安装视频摄像头64个,实现视频监控整村全覆盖。同时,通过“大管家”平台,进一步完善“网格八里”应用体系,在镇、村、社三级“大管家”综治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实施乡村“雪亮工程”,将社会治安防控触角向网格、家庭和居民三级延伸,实现一网治安巡逻、一网快速处置突发事件、一网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有效提高网格视频监控可视化在治安防控工作中的应用,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

三、成效和启示

近年来,八里镇牢牢把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切入点,研发并推广“村民大管家”小程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破解城郊乡镇发展难题,变“反应式”管理为“参与式”治理,实现政府服务功能延伸到底、治理路径畅通到底、服务触角覆盖到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良好局面。全年化解信访积案7件,矛盾纠纷65件。2019年全镇治安案件发生167件,结案112件;2020年全镇治安案件截止目前发生106件,结案93件。今年同比去年治安案件发生率下降36.52%,治安案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积分兑换、网格化管理、订单式服务等,真正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群众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同时,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服务群众方式得到转变,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化解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群众满意度、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对推进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龙头”与核心。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社会治理重心才能有效下移,社会治理关口才能有效前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村级资源进行系统挖掘与整合,有助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基层群众的民生诉求,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八里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各方联动。社会治理新格局是一项系统性联动工程。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采取措施,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利益诉求也更加多元,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已很难兼顾各方需求,“做好事落埋怨”的情况时有出现,社会治理仅靠基层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条很好地解决办法,那就是“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转变政府包办一切的思维方式,以更充沛的智慧,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想办法、做决策、办实事,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八里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充分凝聚政府、社会组织、群众等各种主体的治理合力,鼓励和支持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寻求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三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社会是由人民组成的,社会治理本质上需要人民的共同参与。这就意味着社会治理必然以人民的利益为旨归,维护和增长人民利益是社会治理的最高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人民利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述,更充实、更有保障、更持久地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社会治理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本质所决定的。八里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群众期待,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和方式,推动从“管理”到“治理”的根本转变,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深化互联支撑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智能化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八里镇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广应用新媒体技术,实现电子化服务平台,整合乡村级公共资源,为村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基层组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建立“互联网+综治”服务管理模式,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整合全镇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系统等资源,构建从点到面、联防到户、技防到人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四联”模式,实现群众问题在线收集、群众诉求在线解决、便民服务在线办理,矛盾纠纷在线化解、应急事件在线研判,形成了联防联控、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