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 案例展示 > 正文

河南省信阳市民政局: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以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创新推动农村社区

一、戴畈村基本情况

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的发展和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问题。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是河南省信阳市民政局对口扶贫点。该村位于新县箭厂河乡东南部,辖程河、程湾、新村、兀冲、戴畈、毛岗、长岗、金边、付洼等9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全村306户、1138人,人口老龄化率达17%,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率高达30%以上,且全村70%以上的老人处于留守独居的生活状态,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戴畈村内生动力缺乏,成为贫困村、上访村。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自2017年以来,信阳市民政局以解决戴畈村“三留守“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孵化培育,推动该村社区社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结合农村“三留守”人员需求、村庄的资源能力、乡村社会性质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居家养老、儿童关爱等服务,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功能不断提升,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十分鲜活的样本。

图片来源:信阳市民政局网站

二、戴畈村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及发展做法

(一)无中生有,建立农村老年人社区社会组织。2017年11月份,戴畈村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村级老年协会,吸纳老党员、村干部、村医和留守妇女加入,启动了服务留守老人为主的工作探索。通过逐户逐人采集老年人信息的方式,建立健全老年人档案,掌握真实需求;采取分类治理、分类保障的办法,以精细化的服务精准地与老人需求对接。戴畈村还将老年人活动中心向全村老人开放,指定老年协会副会长专门负责,吸引有活动能力的老人“走出来”,为老人创造文化活动空间,增进老人的社区参与和社会交往机会。在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敬老月等时机,社会组织在村两委支持下,以留守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慰问送温暖等系列活动;举办最美箭厂河人“孝亲敬老之星”“好儿子、好女儿、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孝心护理员”评选;组织敬老文艺汇演等活动,浓郁敬老氛围,带动社会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以老年人协会为载体,依托服务活动的开展带动组织有序运转的“社会组织+养老”模式。

(二)将无做有,打造本土化服务队伍。在总结归纳老年协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戴畈村又围绕留守儿童关爱和补齐社区服务短板,先后成立了“新县小红星儿童关爱中心”“新县三红社区服务中心”两个社会组织,吸纳农村社区内留守妇女群体中有时间、有精力、有爱心的积极分子作为“孝心、爱心护理员”,打造了一支本土化的服务队伍,形成了留守妇女照料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由于长期生活在村庄中,护理员们很清楚地掌握老人和儿童性格、需求,共同的生活场域中也便于就近服务,及时处理老人和儿童的突发或意外事件,乡村的公共舆论也能够对孝心护理员的服务行为产生一定的监督约束作用,这些都使得本土化的服务队伍具备了显著的优势。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标准等方面,戴畈村的三个社区社会组织将无做有,如老年人对上门理发需求迫切,每月提供两次免费上门理发;村子离乡镇较远,推行代购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开设周末课堂和亲子联线等。

(三)互通有无,提升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专业服务水平。戴畈村三红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积极搭建桥梁,将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引入戴畈村,着力整合不同类别的社会服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四)有无融合,建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戴畈村注重发挥党组织领导一切组织的号召力、党支部核心领导力、党员模范带动力,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三留守中心专门设立了党支部,采取“社会组织+党建”的工作机制,在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的同时,加强党的领导。过去的戴畈村,是出了名的组织软弱涣散村,村民不同心,干部队伍涣散,村级事务无序。在市民政局的帮扶下,几年来,村党支部实行“群众事、党员办”,引导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了戴畈村由乱到治、由穷变富、由弱到强的转变。“党旗为圆心、群星伴四邻”,党员带动社会组织探索出了关爱留守妇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的新模式,建立了一支接地气,带不走,可持续的社会工作队伍。

三、戴畈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成效及启示

(一)戴畈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成效

在信阳市民政局指导推动下,戴畈村积极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使之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为解决村级事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案和路径。被列入新县人民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新县首批33个试点村均成立了老年协会,加速了农村社会组织的孵化。

目前,“戴畈模式”已经写进中共信阳市委2020工作要点,写入信阳市2020政府工作报告,正全面启动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工作,信阳农村社会组织的春天即将到来。

(二)戴畈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四个“新”

戴畈村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体系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戴畈村的治理之道,既是因地制宜的产物,也是治理方式的创新之举。

新就新在注重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凝聚治理共识,把解决“三留守"问题当作促进和谐稳定的起点,当作推进发展的动力,当作倡树文明新风的抓手;新就新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仅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规章制度,还广泛链接资源,科学供给服务;新就新在注重借力社会力量,在充分发挥村级老年协会牵头作用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孵化本土社会组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较好地实现了普惠关爱和特殊照顾的结合,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的联动;新就新在注重全民参与,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奠定了乡村振兴基础,激发了内生动力。

(三)戴畈村的探索实践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必须从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实事做起。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究竟该从哪里突破,如何发展壮大?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戴畈村的实践表明,从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实事做起,不仅是应该的,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好的政策,必须是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来转,朝着居民群众满意而行,从乡村振兴的高度着眼,从治理有效的层面入手。戴畈村的实践表明,必须立足于解决群众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变“一般问题"为“重大问题”,将其当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重大民生问题、重大发展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如此,才能抓住工作重点,把握工作方向,聚力凝神予以解决。同样,这也是戴畈村社会组织活动开展深受群众拥护、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

启示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必须坚持存量盘活和增量优化并重,实现村内资源的整合优化及效用最大化。戴畈村的经验表明,以村内现有资源整合利用为切入点,以本村本土的服务队伍,开展服务本村群众急需的各类服务,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事实上,各级部门在制定面向广大农村的公共政策时,也必须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就是要面对农村的问题,根据农村的实际,综合考虑各类资源,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而不是不接“地气”,说起来头头是道,好看不中用。

启示三,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应当抓住最大限度激发基层社会活力这个方向。戴畈村的实践表明,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村民群众一定能管好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时,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切实支持农民群众和农村各类组织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只有这样,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基层社会的活力才会越来越强,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在基层得到化解、解决,农村社区才会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