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实现乡村振兴要跳出乡村促振兴,有效避免围绕乡村谈振兴,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通发展、相互借力。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累积的优势资源、工作经验和实践路径,科学谋划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位于关中西部陕甘交界,是陕西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辖7镇1个街道办事处133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连片特困县、陕甘宁革命老区县和关天经济区三级节点城市。西安科技大学自2013年帮扶该县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突出“六个走在前列”,强化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集聚多方面优势,助力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武县相公镇芋元村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齐心助力当地百姓过上幸福小康新生活。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三农”问题, 并有利于提升经济水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并明确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国内学者研究得出,无论是从收入端、就业端或者市场化水平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劳动要素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投入不均衡、市场化水平不平衡、市场供应不对等等元素,体现出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内在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建立和完善城镇与农村间的双向流通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间的循环体系。由此得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一是发展模式存在巨大不同。由于二元化的城市结构存在较长时期,导致城市经济特征与乡村经济特征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发展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二是资源要素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方面村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物流配送、教育医疗、道路设施等显然配置不均衡,导致乡村经济难以持续形成一定规模。四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囿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导致消费能力不均衡,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挑战和考验。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目前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根源,因此,城乡经济循环受阻、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的突出问题是城市要素如何融入乡村。因此,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就要在如何破除障碍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畅通城乡要素发展的双向流通渠道,推动人才、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双向赋能、均衡发展,打破城乡户籍单向循环流动的瓶颈,通过短期居住和长期发展的形式做好顶层设计,吸引人力资源向乡村流动,为乡村发展注入发展活力和动能。长武县通过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印发了《长武县统筹推进人才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成功举办“人才兴咸·创新发展暨长聚四方英才·共创富强美好”活动,邀请90余位各领域专家人才参加。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目标,实施百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培育百名优秀果业种植能手、百名优秀养殖能手、百名优秀妇女人才、百名青年电商人才“五个一百”乡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重点支持水果、蔬菜、畜牧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工作室的建设,强化基础要素保障,最大限度促成项目落地投用,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当先锋、挑大梁、作表率。

二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格局,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既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举措,更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具体实践。那么,如何推动乡村现代化自然成为摆在基层治理者眼前的一道大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格局也就成为其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格局,就是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乡村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乡村,基层群众才能享受城镇资源,从而打通城乡发展最后一公里,实现城乡互联互通发展,推动乡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化乡村。2021年,西安科技大学按照长武县委、县政府对芋元村乡村振兴标杆村的发展要求,投入资金对芋元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村容村貌进行了改造提升。目前,芋元村已经形成了可赏、可居、可食的农家风情体验带,为该村高标准打造农文旅融合标杆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完善组织机构,凝聚发展共识。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单靠政策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要着眼于全国一盘棋、立足于具体发展实际,通过国家层面完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压茬推动、层层落实,建立起新型城镇化与乡村耦合协调发展的人员力量,最大化凝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并进”的发展共识。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采用扎实举措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乡村治理和发展现代化,探索建立“爱心协管员”制度,协助政府有效开展基层治理,及时提供监测信息,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

四是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乡村共同富裕。“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千方百计构建新型产业,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的兜鼓起来,腰板挺起来,才能拉动经济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进一步发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等举措支持农村发展。2021年,长武县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围绕“三农”工作,扎实逐步推动乡镇现代化发展。

三、结论

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即刻启动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但囿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固话,城乡存在发展模式不同、资源配置不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探索总结出“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格局、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完善组织机构、凝聚发展共识,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乡村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对于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援国,西安科技大学派驻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芋元村原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樊建武,西安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