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全面深化公安警务机制改革 护航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近年来,酒泉市全面深化公安警务机制改革,全力保障国家大战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酒泉作出积极重大贡献。

一、以流程再造为突破点,推动警务资源集约化。一是狠抓“情指勤舆督”一体化运行。建成战训基地、“情指勤舆督”一体化作战中心、网上综合作战中心、刑事技术鉴定中心等场所,通过搭建调度平台、整合各警种资源、打通互联网报警渠道、推出微信视频报警小程序等方式,市县两级部门同步上案,有效提升警情处置效率。二是提升网上作战能力。针对涉网类案件占比高的现状,市县两级高标准建设网安综合作战室和电子数据勘验取证实验室,各部门警种带案、带业务常态入驻,涉网案件在作战室集中研判,实现网安数据资源最大限度服务实战。三是推进市区两级一体化运行。按照“硬支撑、弱链接、强指挥、大合成”原则,推进市、区两级合成作战中心、网安、刑事技术、特巡警、警犬、禁毒等部门一体运行,凝聚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和智慧,提升打防管控核心战斗力。

办事大厅工作场景

办事大厅工作场景

二、以夯实基础为发力点,推动勤务模式高效化。一是优化派出所建设运行。全市城区派出所全部建成综合指挥室,推动现代警务模式在派出所落地落实。辖区基本情况、治安要素一屏展示,信息采集、日常工作每日晾晒点评,接处警、案件侦办等实时研判,辖区重要部位视频实时巡控,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围着民意转。二是推动“警网融合”治理模式。发挥专职网格长“人熟、地熟、情况熟”和社区民警“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优势,实行社区网格与社区警务、平安志愿者“1+1+N”模式,创新“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警网联动、协商共治”的工作格局。三是做实街面治安防控。在城区建成15个警务站,在重点区域按照“135”目标部建12个快反圈,有效发挥警力“屯兵点”、处突“桥头堡”、便民“服务站”作用。建成8支特巡警队伍,500余名警力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街面上,确保群众在最需要的时刻有警察在身边。

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暨“断卡”行动推进会

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暨“断卡”行动推进会

三、以数据应用为支撑点,推动公安工作智能化。一是建好大数据平台。建成大数据汇聚节点,新一代公安信息网延伸至基层所队。依托全域感知网,常态开展数据汇聚治理,为智能应用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建模应用。举办大数据建模大赛,优选50余个模型投入实战,先后两次参加全省公安大数据建模比武,4个模型获得二、三等奖,大数据建设应用成果在全省会议上展示。三是聚焦数据赋能。推动智慧刑侦、禁毒、经侦、交管建设,优化警务组织形态、流程和警力配置,通过大数据智能研判,使重点管控、案件侦办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累计研判推送风险人员数据10万条,排查密接、次密接及其他关联人员7000余人,为酒泉保持本土零疫情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以畅通渠道为出发点,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一是“网上公安局”服务更智能。研发推出酒泉“网上公安局”,搭建酒泉智慧门楼牌+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了治安、交管、出入境等5个警种40余项便民利企办事事项的在线办理、查询及预约,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服务。二是“无人警务室”服务更高效。建成“无人警务室”,精选身份证补办换领、驾驶证换证补办、机动车信息查询等群众需求高的高频民生业务,5分钟即可完成相关业务办理,有效解决“上班没时间、下班没人办”等问题。三是“政务大厅”服务更贴心。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公安综合窗口一字排开,全量受理户政、交管和出入境等41项服务事项,彻底取消分类别、分区域办理,“一窗通办”“全城通办”让群众一站式办完全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