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定西市 > 正文

全面推进“四化”工作机制 切实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内容提要: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辖12镇4乡、217个行政村、3个社区,15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5万人,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依托“1234”即一个网格、两种资源(综治、应急管理)、三级综治中心〔县、乡(镇)、村(社区)〕、四项信息化手段(定西综治APP、定西市“雪亮工程”综治业务平台、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平安甘肃命案风险预警智能系统),通过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协同发力,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责任化(简称为“四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争创“四化”治理机制建设示范县,为全县追赶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以来,渭源县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责任化(以下简称“四化”)机制落地见效,扎实开展创建“四化”治理机制建设示范县活动。确定清源镇、会川镇、上湾镇、锹峪镇、麻家集镇、祁家庙镇、大安乡等7个乡镇为“四化”社会治理机制示范创建乡镇,进行重点打造,其他乡镇按照方案同步开展创建,年内全面完成“四化”治理机制建设示范县创建任务。

一、背景和起因

鉴于此,充分借鉴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成功经验,县委政法委在调研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印发了《关于创建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责任化治理机制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创建工作职责和任务,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质。

二、做法与经过

(一)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大力推行“全科网格”建设,把不断优化基层服务“一网办理”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将现有的党建、综治、信访、民政、城管、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为“一张网”,建立“全科网格”,实现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办实事、解难事”有效衔接,有机统一,确保网格内群众诉求和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同时,在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在村民小组(小区)下科学划分网格,选齐配强网格员,落实好“两长两员”分析研判、考核奖惩、教育培训等制度,进一步织细织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为开展精细化、信息化、责任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夯实基础。目前,配备县级总网格长1名,乡镇级总网格长16名,村级总网格长229名,网格长1646名,网格指导员1556名,网格员6568名。

(二)规范精细化治理流程。通过明确县、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两长两员”工作职责,规范运行四项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特别是发挥“两长两员”人数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全员下载定西综治APP并开通账号,强化事件采集上报处置等工作,提升第一时间发现处置事件的敏锐性。同时,落实线下逐级分析研判,网格员将走访时采集到的信息以写实形式记录在工作手册。按照问题分层处理制度要求,网格员对网格内发生的问题现场处理并上报网格长(村民小组长),网格长视问题情节、规模大小,对突发、复杂问题边处理边报告总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总网格长对村级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乡镇综治中心分析研判。

(三)用好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对基层治理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科学研判和预测社会治理问题和风险,为社会治理提供精确科学的政策依据,有效应对和解决复杂多样的治理难题,推动由“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有效整合定西综治APP、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等相关数据资源,充分运用好覆盖到各单位、各乡镇、各村(社区)既有的综治E通手持端的作用,规范基础数据录入。深化与相关信息机构的沟通合作,加快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

(四)严格责任化任务落实。围绕网格化、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责任化管理,根据渭源县平安办下发的“四化”实施意见和方案要求,逐项制定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员、完成时限,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县上对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四项信息平台规范运行、网格长、网格员作用发挥等重点工作每月开展督查调度通报等。按照推行责任化保障的要求,渭源县平安办与渭源县公安局、渭源县法院对接,对发生的“民转刑”案件特别是因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一律实行责任倒查,倒逼各乡镇“四化”治理机制落实。

三、成效与反响

实践证明,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责任化机制落地见效,是短时间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渭源、法治渭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事项及时办理。充分发挥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和网格员代办的作用,统筹工作力量,不断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对群众办理的事项,及时受理,严格审查,快速办结。对政策咨询类问题,认真解释说明,耐心细致答复,让群众心知肚明,消除疑虑。二是涉稳隐患及时化解。有效整合乡镇综治和应急管理两种资源,全面提高综治和应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能力和水平,紧盯社会层面民众心态、劳动就业、金融债务、社会治安、学校管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信访等八大领域风险隐患,切实做到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三是治安问题及时处置。用活“综治E通”手机APP,及时收集报送“人、事、地、物、情”等相关信息,由乡镇统一录入规范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平安甘肃命案风险预警智能系统等信息平台,推动由“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持续加强技防建设,实现对主要路口、重点区域、庄前屋后、农户家中全方位、多角度、全天候监控。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看视频监控录像,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探讨与评论

面对农村群众身份多样、物质文化需求多样、价值取向多样的实际,将分散的个人需求在组织化的载体和平台中理性表达、有序参与,让村党支部、村委会、综治中心成为沟通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孵化社会组织、引领共同价值主阵地。同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