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天水市 > 正文

“特色产业+法律服务” 厚值产业发展势能

内容提要:

武山县是“中国韭菜之乡”。蔬菜产业是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远销北京、天津等24个省市。今年7月,武山县人民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携手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揭牌成立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为企业和菜农解纷止损。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分别设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内设‘法官联络点’,针对蔬菜种植、贮藏、营销、包装、物流等蔬菜产业全链条进行法律服务和解答群众咨询,帮助其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与此同时,“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智慧法院平台,为当事人提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调解、“云端”审判等足不出户的诉讼服务,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衍生诉讼案件发生,深度打通司法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一、背景与起因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武山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坚持合法权益保护与风险防范提示并重,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将保护中小企业任务贯穿于审判执行全流程,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武山县法院牢固树立这一理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便民、利民、惠民”目标要求,持续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努力以高效服务安商,以司法温度暖商,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武山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韭菜之乡”,蔬菜产业是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成立“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诉前诉讼对接的有益尝试,旨在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司法效能,推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设立诉讼服务站是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要求,也标志着武山县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向多元化、专业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做法与经过

探索“特色产业+法律服务”,厚植产业发展势能。蔬菜产业是武山县战略性首位产业,蔬菜播种面积41万亩、产量130万吨、产值41.1亿元,远销北京、天津等24个省市。为保障辖区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规范发展,优化辖区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今年7月,武山法院从便民利民为民的角度,因地制宜在全县设立了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分别设在“陇浆源农业科技公司”、“天水兴农果蔬冷链有限公司”、“国家级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洛门镇大南河蔬菜市场”、“武山县洛门青露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地点主要为蔬菜主产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物流园,每个服务站的联络员由武山法院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服务站是武山法院“一站式”快速及时处理涉蔬菜产业纠纷的服务触角,保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涉蔬菜产业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的平台载体,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诉讼服务窗口。

诉讼服务站内设“法官联络点”,针对蔬菜种植、贮藏、营销、包装、物流等蔬菜产业全链条进行司法指导和矛盾纠纷的调处,经常性地开展“绿色巡回审判”,就近、就地及时化解蔬菜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为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共召开联席会议1次,受理此类民事案件2件,涉及标的20万余元,走访站点15次,多元化解纠纷1起,通过电话连线、现场答疑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询7次,组织干警深入蔬菜市场“现场说法”2次,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000余份,为维护蔬菜产业市场秩序、服务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司法保障。

三、成效与反响

武山县洛门镇郭家庄村盛产蔬菜,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农户们种植豆角等蔬菜滞销,经村委会多方联系,蔬菜经销商麻某某收购了村里30户村民种植的蒜苗,麻某某只支付了部分价款,对欠付农户20余万元一直未付。该30户农户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接,经多方联系,法院诉调中心联系到麻某某,通过耐心调解、沟通,最终麻某某与各农户达成调解协议,并在调解一个礼拜后将欠付农户20余万元支付到位,真正做到了案件事了。

据走访调查,农户与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大多是因购销蔬菜引起的合同纠纷,比如:农户跟蔬菜经销商签订购销协议(有些只是口头协议),很多经销商收购蔬菜后不能按期完全付款,一开始农户们自己找经销商催要菜款,慢慢地经销商疲于应付,对其催款的行为置之不理。“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成立后,联络法官会在蔬菜丰收时期到场督促经销商履行合同,并向其释明如有违约将产生的法律后果。刚开始,村民对法律及法院并不信任,认为这只是走过场、形式化。在法院协调对接处理几起纠纷后,村民们的态度慢慢转变了,有时甚至会主动打电话过来咨询有关法律问题,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法律观念也有所转变。

武山县法院在走访时,郭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李小东称,联络法官就像菜农与经销商的“媒人”,让他们懂得,彼此并不是对立关系,诉前调解使得当事人免去了部分的诉讼费用,双方关系也得到缓和,这为以后双方能够更好地合作打下基础,再者,调解的案件履行起来也相对容易,这将意味着能够更好地保护菜农利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武山县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正是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的缩影,打通了便民最后一公里。”李小东如是说。

当地菜农评价,自从武山县人民法院联络法官每月按时来洛门镇郭家庄村“蹲点”,及时化解蔬菜经营中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我们的心里亮堂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蔬菜卖出去后按时收不到货款,也学会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可以更加大胆地往外卖菜了,这种感觉很好。

四、探讨与评价

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需求,深入基层群众积极开展诉讼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宣讲典型案例等形式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推行法官上门立案和预约立案的便民、利民举措,主动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

(二)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座谈、沟通,了解掌握和分析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围绕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社情民意走访调查,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纠纷解决在基层的良好局面。

(三)是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加强诉源治理,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纠纷,实现止纷息诉,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在家就可以获得优质的司法服务。

(四)是围绕审判执行工作,巡回审判现场调解。为涉蔬菜产业纠纷案件开辟“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快执”的“绿色通道”,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实现法官与群众“零距离”,采用多方联动调解、亲情感化调解等方法化解矛盾纠纷,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有力促进辖区社会和谐发展。

服务大局显担当,助力发展正当时。武山法院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工作思路上再拓展、服务举措上再细化、保障能力上再提升,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升审判质效、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