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兰州市 > 正文

党建引领“同理心”工作法 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

一、基本情况

河山郡社区成立于2018年12月,占地面积159308平方米,共有6000户,目前入住5363户,13421人。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12月,因企业退休职工移交,党员人数增加,2020年12月,升格为党总支,共设两个支部,现有党员89人。

二、党建项目建设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抓党建)。社区党组织结合辖区“人口众多密度大”“构成多元需求杂”“矛盾突出隐患多”等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优势,根据辖区实际,提出“同理心”支部工作法,创立“咱家的”品牌,为居民提供“4×X网格化管家式服务”,突出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把居民当亲人、当家人;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温度”,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聚焦为民服务(抓服务)。社区党组织主要依托“4×X”网格化管家式服务来服务辖区居民。4主要指4个网格;X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支部党员、共建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等等;管家式服务借鉴中海物业服务模式,使得服务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一是坚持携手共建,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整合共建单位党组织资源,通过“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地解决社区人员缺乏、经费不足、能力有限等困难。与区住建局、中海宏洋物业兰州分公司等8家单位(个人)签订“大党委”协议,在去年与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等8家单位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的基础上,今年又同区图书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亚行办、爱尔眼视光医院等4家单位签订协议,通过携手共建,凝聚合力解决居民的烦恼事、难心事。二是坚持以民为本,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紧盯辖区居民最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环境等问题,坚持从服务入手抓治理、靠优化服务促治理,在服务中实现治理、在治理中体现服务,“安宁堡小学西十字无红绿灯”“居民出行难”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三是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形成组织领导、党员参与、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安宁堡街道河山郡社区以“社工委”为基点,全面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总方针,汇聚疫情防控强大力量,全方位、零死角,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大数据+网格化精准摸排,疫情防控高效有保障。切实发挥6个楼院长(网格长)、50个楼栋长(网格员)作用,对中高风险区来兰返兰人员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组织精干力量对各级推送的协查人员和行程码、健康码异常人员开展核实和排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织密疫情防控网。组成“社工委”志愿服务队,严格落实“一扫三查”,监督小区进行环境消杀、进出人员扫码测温工作,切实做到进出小区的人员身份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录、口罩必戴,同时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控有力度,保障有温度。“社工委”联合物业及时成立包括指挥协调组、清运垃圾及消杀组、生活帮助组、宣传联络组等志愿者队伍,统筹解决居民在封控期间的日常生活问题,构建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与小区内蔬菜粮油店、便民超市、药店积极协商,保障封控单元生活必备物资,疫情期间共为居民送上物资30余吨。对封控单元内的紧急就医或固定就医人员,安排专人负责联系对接,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送至定点医院进行医治。

(三)加强基层治理(抓治理)。社区党组织创立“咱家的”品牌,竭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局面。“咱家的”有三层意思:一是“同理心”支部工作法提出将居民当家人当亲人,河山郡的事儿就是咱家的事儿;二是河山郡社区周边没有企业,没有大型商业,来到河山郡就是回家;三是希望通过“咱家的”,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支撑“咱家的”品牌,一是坚持建强网格,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五网合一”工作格局,建立4个网格,每个网格成立党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把党小组作为党组织的指尖,精准践行党建工作。线上建立网格微信群,全年无休开展政策宣讲,解答居民问题,及时处理网格内的突发事件,提高办事效率;线下针对特殊人群,定期入户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精准服务。通过网格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以“小网格”推动社区“大治理”, 激活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坚持居民参与,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社区党总支通过打造“咱家的”议事厅,建立“咱家的”议事会制度,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和所思所想,以此帮助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成效;通过开展“咱家的”系列活动,增加居民的归属感,调动居民参与小区各项事务的积极性,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召开“咱家的”议事会,开展“咱家的”最美家庭评选和“咱家的”好少年评选,由居民自发组织成立了“中海·郡”乐队和合唱队,居民自导自演自己主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初步形成。三是统筹“微资源”,激活“微自治”,不断加强“社工委”建设。安宁堡街道河山郡社区通过盘活既有辖区资源,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深度统筹融入各类资源力量,着力建设符合街情、社情,有生命力的“社工委”,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与治理工作,真正使“社工委”成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和区域发展的“同行者”,推动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扩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朋友圈”。“社工委”的成立是社区党总支、居委集聚整合各方人力资源,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建“朋友圈”的生动体现,是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同时纳入市区直驻守干部、辖区居民、物业、企业、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等,并由下沉驻守干部担任工作组组长,使驻守干部、物业、企业与社区党组织、“社工委”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社工委”工作的开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社会治理“主阵地”。河山郡社区不断完善阵地建设,使周边的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一站式”的党群服务和社区服务,成为党建工作实践阵地、社会建设工作平台、区域交流共享基地、党员群众温馨之家。“社工委”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其政治引领功能,通过开放式党建模式,做到党群活动场所共用、资源设施共享,教育形式的多样,也使得党员群众活跃起来。与教育局联合开展绘本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各类需求,有效的架稳党群“连心桥”。精准施策,完善参与机制。过去居民向社区党组织反映的一些问题,社区党组织需要逐一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协调,一些问题还会出现相互推诿指责、政策“打架”的情况,最终因难以处理而造成历史遗留问题,引发进一步矛盾。通过“社工委”这一平台,在解决一些“老、大、难”问题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过程中积极营造声势,合力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居民电动车无处停放,致使许多居民将电动车停到家里或者私拉电线进行充电,为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性,社区与物业进行协调并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在小区建立集中停车区域,电动车的集中停车不仅方便了居民,也提升了小区的安全性,规范了小区的统一管理。四是凝“新”聚力,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新动能。安宁堡街道河山郡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福郡驿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站,为辖区快递小哥、外卖员、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饮用水、充电设备、桌椅、医疗箱、雨伞以及其他服务。为新就业群体“建家”、让新就业群体“恋家”、促新就业群体“当家”,将“福郡驿家”建设成集休息调整、充电补能、休闲娱乐、保障健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之家。成立快递暖音志愿服务队,发挥快递小哥群体优势及作用,利用快递小哥走街串巷、进楼入户便于巡查的工作优势,协助社区治安、环境治理等日常工作,还可以依托“社工委”平台,鼓励“快递小哥”参与基层治理,向辖区居民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建立“问题清单”,向社区“精准报单”,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下猛药、出实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街道领导、五办四中心一队的支持下,河山郡社区党建工作得到了辖区居民及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取得了一些成绩,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支部成员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战斗力还有待提高。一是党组织成员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战斗力还有待提高。社区队伍存在教育管理方式陈旧,工作作风有待提高。二是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办法欠缺。没有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基本上还是以党员开开会为主开展特色活动,形式单一活力不强。

下一步,河山郡社区党总支将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用社区治理“绣花针”,织密“咱家的”幸福生活新画卷,为品质安宁、美丽桃乡安宁堡建设贡献绵薄力量。一是加强探索不同种类的“共驻共建”模式。构建“党建工作共抓、服务资源共享、民生难题共解、和谐社区共建”的新型社区党建管理体制,以“深入群众,贴近生活”为主题,按照“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重点,深入群众身边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居民每件事。把我们想干、要干、正在干的事和社区两委的想法告知居民,同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健康知识和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话题,不断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社区以楼栋单元为基础整合网格,真正将“大社区”细化成“小网格”。利用网格化管理,对标对点的做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经济运行等工作,抓实三个环节:要谋在前头;要抓在细节;要干在平时。积极开展搭建更多的文化活动平台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推动积极、健康、求知、上进、和谐、文明的社区新生活、新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