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南京江宁:“十个高质量”探路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人民生活、生态环境、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党的建设“十个高质量 ”是南京市江宁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图”。近期召开的会议明确,2023年江宁将聚焦创新资源转化和产业集群壮大,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篇章开好局。

紧盯产业创新、优质项目“拼经济”

南瑞集团研发的大电网广域测量分析保护控制系统,防御范围覆盖国内九成电网,攻克了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量化分析的难题。在江宁,类似的原创技术不断涌现,赋能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崛起。

面对全球复杂形势和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江宁对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重新审视,进一步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改革红利等,打造更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生态。

江宁紧抓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落地,初步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科研方向覆盖全球新一轮科技竞赛前沿。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已发布了10多项全球首个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同时,江宁持续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库,构建“科创矩阵”。2022年,高企总量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4000家,新增瞪羚独角兽企业19家。

江宁坚定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壮大,创成生物医药、通信与网络等4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智能电网产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并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春第一会,江宁提出今年将紧扣主导产业,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0个,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好项目。

造就硬实力离不开发展软环境,2018年以来江宁已出台了4个政策文件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开年起步,江宁围绕加强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加快“双链”融合、金融服务支持等方面出台了十项举措,紧抓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招大引强拼发展。

利民为本创造品质生活

江宁常住人口近200万,面对多样化的群众诉求,近年,江宁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小时候这里只有几条马路,很难想象有一天人们会到江宁逛街。”家住南京市区的张女士说。随着各类商业综合体建成,江宁已形成了百家湖、九龙湖等商圈,群众生活得到极大便利。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宁在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跑出“加速度”,地铁、快速路连线成网,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汇聚,医疗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在生态优先中绘就新画卷。依托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三位一体”机制,江宁推动17个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典范,并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环境优带来收益佳,2022年江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391元,较2012年增加超18000元。

物质生活不断改善, 文化供给并驾齐驱。为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江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品供给,打造标志性文化场馆和“微小-开放-美好-多态”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文化活起来滋养群众精神。

生活有品质,也要更舒心。针对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江宁开展专项治理为民解忧。过程中,街道、城管、商户、居民共同参与,打开“社会共治、商家自治、多方共赢”格局;智慧数字城管系统等科技手段发挥作用,常态化巡查、全链条监管及时高效……江宁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根红线贯穿凝聚强大合力

作为改革创新“试验田”,江宁先行先试走在前列,也常常最先遇到发展难题,而攻坚克难的根本保障则在于党建统领。过去十几年,江宁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整体谋划党的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党旗插在经济发展主阵地,通过紧抓干部培训“强队伍”、联动市场主体“强共建”,激发“红色动能”。立足发展新经济,江宁在百家湖商圈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与现代经济、企业管理、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赋能商圈“党建、发展、治理”同频共振。

党建直达社会治理末梢,通过发挥街道大工委综合统筹作用,调动基层党组织积极性,增强现代化社会治理引领力。江宁联合群众、企业等共同破解治理难题,打造服务人民群众的“红色阵地”。

“5分钟内到达现场,简单问题30分钟回复,复杂问题4小时处理,疑难问题1天解决……强化党建让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江宁城建集团乐恒物业公司总经理卢友宏说。目前,已有约50家物业企业加入了江宁物业联合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