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打造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南湖政协样板”

1.jpg

2.jpg

“双减”之后,孩子们课余空闲时间该干点啥?5月13日,结合“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参与社区微治理,一场“周末来商量·微协商”活动,在嘉兴市南湖区南湖新区(东栅街道)举行。来自扶添委员工作室的“小小政协委员”的“金点子”,得到了参加活动的南湖区政协领导点赞。

青少年参与社区微治理,扶添委员工作室的“小小委员”发挥的作用可不小。2020年,南湖区推出了一项普惠全区儿童的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对全区7.2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免费开展视力筛查、屈光筛查,并对370个教室进行了采光标准化改造,而促成这一政府民生实事落地的建议,就出自南湖区的“小小委员”们。

“扶添委员工作室的做法要向全市全省推广,南湖区要做样板。”今年2月,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在视察扶添委员工作室时指示。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贯穿于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作为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县级基层政协组织又该如何答好这道题呢?

位于南湖畔的南湖区政协突破政协组织只建到县(市、区)一级的制约,在党建引领下,将政协人民民主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把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进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园区,以基层多层次的协商平台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现实效能,打造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南湖鲜活样本。

架起连心桥 双向发力更精准

5月24日,由朱玲燕委员工作室组织的“石榴花开·情深意粽”——各族同胞共庆端午联谊活动热闹举行。现场,区政协民宗界别委员与企业签约结对共建,76岁满族党员俞国祥用志愿服务画出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的故事令人感动……如同南湖区政协委员朱玲燕所唱的自创民族团结进步歌曲《石榴花开》,活动中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心连结得更加紧密。

3月20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朱玲燕委员工作室成员组建的“民族同心·巾帼美厨”志愿服务队的“爱心厨房”在疫情重点管控区域内无法进入,朱玲燕委员工作室成了临时厨房,10多个小时的精心烹制,500多份爱心早餐、暖心夜宵为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先锋、警察、医生、机关干部、志愿者们送去温暖和敬意。

“这里就像我们的家,搭建起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起做公益活动、一起集中学习党史等。”朱玲燕说,过去的两年里,委员工作室公益演出进军营、进学校、进基层,公益直播助农……活动不曾间断。

南湖区7个建在社区、基层社会组织、企业、园区的政协委员工作室,让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在一次次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中,委员履职为民显担当,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更精准;委员工作室精心打造的“协商进社区(村)”“协商议事室”“请你来协商”等协商品牌,打通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

2021年以来,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已展开“微协商”71次、网上协商11次,各类接访231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问题73件次,将38个群众诉求转交相关部门、镇(街道)办理,取得了双向沟通的初步成效。

委员工作室也成为委员学习交流的重要课堂。每年委员工作室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通过“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的方式,形成常态化学习制度,不断凝聚人心、增进共识。

凝聚共识 让民主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通过“大手牵小手”,嘉兴实验小学的红船少年徐同学联合南湖区政协委员提交的《落实双减政策、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南湖区政协五届一次常委会会议上被确立为2022年区政协重点履职议题。

作为扶添委员工作室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畅通基层反馈社情民意渠道,推进青少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特色载体之一,红船少年模拟政协建言活动3年来已累计收到有效提案742份。

依托委员工作室,南湖区政协以“一日网格员”“听百家声、暖百家心、解百家难”的形式,将委员编入村(社区)网格,助力村(社区)“微协商”,切实把“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

一大批高质量的委员提案、专题报告、社情民意和“微建议”就此诞生。今年,由委员工作室成员提出的“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共富路上‘精神富裕’”“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建设”等被区政协立为提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委员工作室纷纷发挥优势,助力防疫。有的发起成立“同心”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工作12小时,52天共送出4452份免费爱心餐;有的开设公益微课,精心制作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关心防疫期间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助力家庭亲子教育;有的与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成立农业研发基地,为当地农业企业及农场主等各类主体对象开展定制化的专业服务。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这样的民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党建引领 全程建设“有规矩”

“从一开始发挥自身特长,引导青少年共同参与基层微协商,到今年拓展到红色物业,发动各方群众参与最小单元格的微治理,一路走来,省、市、区政协领导给予了诸多指导和支持。”扶添介绍,扶添委员工作室是南湖区首家以政协委员个人命名的工作室。

扶添委员工作室从2019年成立至今,结合实践提炼出的“委员工作室211工作法”,为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南湖路径”增添了新动力,其间取得的每一项成果均在党建引领、委员工作室制度体系全程推进中诞生。

目前,南湖区已形成“上下贯通、协同有序、立体推进”的高标准委员工作室推进机制。

围绕“谁来管”,在常态化的业务条线指导外,南湖区政协还探索建立了区政协党组成员和党外副主席联同分管专委会联系委员工作室机制,并以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为基础,组建5个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具体负责和指导联系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实施和安排,逐步形成了“政协党组成员+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委员工作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委员工作室全覆盖。

围绕“怎么管”,区政协规范运行机制,明确“五有”要求,建立了日常值班、接待群众、走访调研、协商议政等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方案、实施有步骤、年终有总结、履职有故事。区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工作纳入委员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政协”对全区委员工作室进行动态考评管理,并将委员活动经费纳入委员工作室管理使用,在培训、场所、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围绕“怎么建”,区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与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与界别的优势、委员的专长相结合,实行“立体推进”。

目前,南湖区已拥有4个由党派、界别培育的专业技能突出的“具名型”委员工作室,1个由镇(街道)政协联络室培育的服务特定行业的“联合型”委员工作室,2个由专委会牵线搭建在网络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在线”委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