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街道:以心唤“新” 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玄武门街道聚焦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把党员冬训列入新就业群体的必修课,主动把握时代趋势,顺应平台企业扁平化、网络化的特征,以及从业人员用工方式灵活、流动性强等特点,持续打好引领关怀、融合共治、组织服务“组合拳”,力求探索出一条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

筑巢暖蜂,在“引领关怀”上下功夫

依托“红领”系列党群服务矩阵,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宁小蜂”创意中央站等场地资源,打造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专属空间“暖‘新’小屋”。这里是小哥们的“歇脚地”“加油站”,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闲时能阅读......

金谷创客中心、东华产业园等辖区“两新”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随着“暖‘新’小屋”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玄武门街道积极开展“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送温暖活动,定期走访“菜鸟驿站”、快递转运点等辖区站点。当一个个如家一般的“暖‘新’小屋”被点亮,新就业群体的心也逐渐被温暖。

探索创新,在“融合共治”上做文章

玄武门街道新就业群体体量小、形态松散,作为今年的“书记项目”,如何打好翻身仗,如何处理好新就业群体“享受服务”和“融入治理”的“一体两面”,对街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考验。对此,街道大胆设想,积极探索党群联动治理机制,依托街道城市智慧治理平台,发挥外卖快递小哥走街串巷、熟悉楼宇小区的优势,引导他们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真正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商户流动监督员和文明创建宣传员。

与此同时,街道坚持区域共治机制,积极探索将新业态企业党员负责人吸纳入社区党委,作为“大党委”中的一员,以此引导新就业群体献计献策、共建共治,产生迭代效应。街道已组织外卖小哥参加微宣讲、微交流、微实事等“五微”服务活动,利用“宁小蜂”党建阵地开展新就业群体“读·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为辖区居民群众送来了党的声音、组织的关怀服务,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凝“新”聚力,在“组织服务”上见实效

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性强,有不少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平台企业缺乏组织积极性,街道、社区存在“难兜住”困境,如何有效组织群体内党员是个不小的难题。街道主动探索,找到问题突破口,把党的工作有效嵌入进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

一方面,街道针对群体特点,注重分类施策,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针对快递员、外卖小哥工作半径与社区网格高度重合的特点,积极探索组建新就业群体活动型党小组。另一方面,为将流动党员的心真正留在玄武门,街道大力实施餐食有惠、成长有伴、就业有助、志愿有奖等“四大行动”,在辖区推行全时、延时、错时服务,有效缓解了新就业群体歇脚休息、错时就餐、职业发展、融入城市等难题问题。

街道始终坚持扩大辖区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导向,盘活“党建朋友圈”,发挥大党建效能,组织6个“两新”党组织和社区党委“一对一”结对共建,签订共建协议,认领实施项目。主动参加“网格服务队”,为孤寡老人提供代购药、陪就诊等服务,切实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党组织能看到我们、想到我们、找到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在这座城市有了依靠,玄武门就是我的家。”在异地当了三年骑手的夏师傅欣慰地说道。为实现新发展趋势下的新型“两新”党建工作格局的探索与发展,玄武门街道仍会坚持以温暖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亲民的举措,迎接“新”家人,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融入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