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 正文

福建:让乡村阅读开花结果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着全民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农家书屋大有可为。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社区公益图书馆,福建省义工支教团团长颜晓梅常常这样问孩子们。“可以学习更多课外知识。”“能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看到外面的世界。”……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

这个问题,颜晓梅不只问孩子,也问过自己。“阅读是为心灵注入更多光亮的过程。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将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这也是广大农家书屋创建者和运营者的初心。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成长之时、劳作之余,农村群众同样期待置身有特色、有品位、有温度的文化空间,可捧书阅读,也可观影看戏。如今福建省不少农家书屋,也突破了传统印象中的狭隘简陋、功能单一。去年投用的永泰县同安农家书屋,这座近1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设计感十足,集图书借阅、素质教育、文明实践于一体,还没建成就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在泉州南安,由社会力量共同筹建、管理、使用的“百姓书房”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休闲好去处;嵩口公益图书馆引进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以“听”有声书的方式极大丰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和阅读形式……

目前,福建省有1.4万多家农家书屋。仅2022年以来,全省各地通过农家书屋开展各类活动累计2万多场次,超300万人次参与活动。“近年来,福建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今年,福建省有6家农家书屋入选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一人入选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陈明森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福建省农家书屋服务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有没有”问题总体得到解决,但“好不好”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利用率低、人气不足、图书补充更新资金不到位、数字化程度不高等普遍难题。

“爱故乡书院等农家书屋的成功实践激活了乡村重要的文化公共空间。它们因地制宜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盘活书屋资源,充分调动村民主体参与意识,较好结合了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力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谭敏长期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在她看来,这些经验对于推动福建省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有重要的参照和示范价值。

如何让农家书屋迸发更大能量?谭敏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着力推动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体系建设,将农家书屋纳入省市图书馆管理网络中,推动总分馆建设。”谭敏说,浙江省嘉兴市较早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近年来进一步将农家书屋、文化礼堂、图书馆村级分馆综合打造为“礼堂书屋”,大幅活化农村公共文化空间。

“二是加快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谭敏表示,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传统阅读习惯提出严峻挑战,促使农家书屋需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可参考湖北省搭建数字农家书屋网络平台,建立“一云三屏+百姓点单”农家书屋移动数字阅读服务体系,有效对接农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三是可将农家书屋的文化要素与乡村振兴其他要素融合,打造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农家书屋建设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应突破单一的物理空间概念,通过活动加载、功能复合等形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谭敏认为,可参考海南省鼓励农家书屋和基层各类场所、项目相结合的做法,通过“农家书屋+电商平台”“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共建模式延伸服务,让农家书屋更好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