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凤台街道惠民社区安康花园小区内,专职网格员王素素将一盒降压药轻轻递到独居老人王阿姨手中。“王阿姨,药给您送来了,记得按时吃。”一声叮嘱,一片温情。不久前,老人在网格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不过30分钟,药品便已送达。这样的快速、精准响应,在台前县并非个例,而是基层治理日常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台前县通过优化网格设置、创新响应机制、建强服务队伍,推动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基层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提升。
“过去各类网格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现在通过整合,实现了治理效能的倍增。”台前县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张兆朱说。为破解“多网并行、各自为政”的难题,台前县坚持“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原则,系统推进“多格合一、一格多用”,对全县网格进行科学重构。
目前,全县共划分农村网格1381个、社区网格75个,并针对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学校、医院等区域精准划定专属网格33个,由所属乡镇(街道)或开发区统一管理,有效消除治理“盲区”,杜绝“孤岛效应”。
与此同时,台前县在每个网格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由网格长兼任党组织负责人,实现党组织与治理体系的结构耦合、功能协同。“现在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生活服务,只要找网格员,基本上都能解决。”台前县侯庙镇党委书记王广昌说。
配套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推行网格员实名管理、悬挂公示牌、发放“连心服务卡”,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线下,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入户,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接待窗口与书记信箱;线上,整合民情热线、微信群、政务公众号和“码上办”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服务矩阵”,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实时响应”。
台前县建立“网格自处—乡镇协调—部门联动”三级响应机制:简单问题网格即接即办,复杂事项乡镇统筹整合资源,疑难问题启动“乡街吹哨、部门报到”,实现跨层级、跨条块协同攻坚。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办结各类事项4275件,平均办结时效提升70%,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数字化为网格治理注入新动能。台前县依托12345热线平台,建立“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机制,今年共处理工单6837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7.07%。目前,该县已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建成了县级基层高效能治理平台,推动实现“网格发现、平台派单、条块联动、智能考评”的闭环运行,让治理更智慧、更高效。
小网格承载大民生,小支点撬动大治理。台前县以网格化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织密服务网络,激活治理动能,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新图景。台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清伟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网格治理创新,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