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细化政策措施|统一建设标准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2020年以来,我市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作为“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不断细化政策措施,统一建设标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累计投资2315万元,建设智慧安防小区803个,覆盖实有人口101.34万人、房屋47.52万间。在新一轮疫情防控中,智慧安防小区用科技手段助力疫情精准防控,在流调溯源、密接排查、居民无接触进入、防止人员脱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明确提出到2025年,以每年建设500个以上的速度在全市全面打造智慧安防小区。目前,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已被列入2022年全市为民兴办十大实事项目。

803个智慧安防小区服务101.34万人

位于七里河区小西湖街道兰工坪路525号的瑞兴园南区,是我市第一批建成的智慧安防小区。2019年底,该小区共安装智能门禁19台、智能车禁1台、视频监控40余路,图像信息采集设备10部。自智慧安防小区建成运行以来,小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2020年至2021年,小区内接报刑事、治安警情3起,较前期下降明显,居民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2020年以来,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负责,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作为“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不断细化政策措施,统一建设标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累计投资2315万元,建设智慧安防小区803个,覆盖实有人口101.34万人、房屋47.52万间。

防疫情 助实战 便民众

记者了解到,按照“政府引导、警企联创、分级布建、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我市不断细化政策措施,统一建设标准。智慧安防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这主要体现在“精准助力疫情防控、支撑公安实战应用、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个方面。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建设的智慧安防小区依托人脸识别设备,实现小区居民无接触快速进入,降低了因排队登记带来的感染风险。通过门禁机设置可关闭、开启时间段或锁定特殊关注人员进出权限,有效防止“人员脱管”现象。同时,已联网的453个智慧安防小区每天可采集动态感知数据32.1万余条,数据实时鲜活准确。通过一系列建设,我市的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有效强化了科技支撑。

三年三大步 走出建设加速度

从2019年到2021年,我市的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大体可分为探索阶段、试点阶段、建设阶段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力,我市的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克服了很多难题,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

2019年属于我市的探索阶段,主要是“寻办法”。部、省部署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后,市公安局先后主动与海康威视、软通技术等高科技企业及中国移动兰州分公司等本地大型企业座谈交流,有效解决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资金、技术难题。

2020年的试点阶段,主要着眼于“起好步”。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推动出台实施意见,画好试点建设“路线图”。

2021年属于建设阶段。这期间,我市系统总结前期建设工作经验,针对城镇老旧小区建设时间久远、技防设施相对薄弱的情况,积极推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上马实施全市老旧小区智慧安防设施改造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争取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310个。改造后,小区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服务疫情防控强劲有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全市住宅小区全面打造智慧安防小区

智慧安防小区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事物,建好是前提,用好是关键。在三年多的建设过程中,我市将智慧安防设施改造内容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基础项”范畴,制定智慧安防小区管理、运维办法,探索推出更多更全服务功能,实现社区警务与网格管理、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各部门之间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此外,进一步延伸服务平台,建设集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智慧安防小区平台,搭建起全新的小区服务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我市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等试点工作为契机,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内容,深度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前沿科学技术,统一建设标准,全面提升社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住宅小区实现智慧安防全覆盖。